兵的组词
大兵
dà bīng 解释 ◎ 大兵 dàbīng(1) [large troops]∶人数多,声势大的军队 大兵压境 (2) [common soldier;the rank and file]∶旧时对士兵的俗称,现称普通士兵 (3) [the Qing troops]∶指清兵,清人撰文必作此称,以示尊敬 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引用解释 1.人数多、声势大的军队。《管子·大匡》:“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会候骑还,言大兵且至城北,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三国演义》第七一回:“今 操 引大兵至此,恐粮草不敷,故勒兵不进。” 2.大的战争。《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行秋令,则天时雨汁,……国有大兵。”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神曰:‘将有大兵,今辞汝去。’留一玉环曰:‘持此可以避难。’后 刘表 袁术 相攻, 龙舒 之民皆徙去,唯 宪 里不被兵。” 3.旧时对兵士的俗称。 许地山 《人非人》:“等我到军法处,一个大兵指着门前底大牌楼,说在那里。”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哪一点对得起我,当大兵,拉包月车,干机器匠,念书上学,哪一行他是好好地干过。”
大兵的组词: 大的组词 兵的组词
带兵
dài bīng 解释 ◎ 带兵 dàibīng[lead troops;be in command of troops] 率领军事队伍
带兵的组词: 带的组词 兵的组词
当兵
dāng bīng 解释 ◎ 当兵 dāngbīng(1) [be a soldier]∶参加军队 (2) [serve in the army]∶服兵役 引用解释 1.统领军队。《文选·扬雄<甘泉赋>》:“詔招摇与太阴兮,伏鉤陈使当兵。” 李善 注:“ 郑玄 《礼记》注曰:‘当,主也。’主,谓典领也。” 2.服兵役;参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凡是神机营当兵的,都是黄带子、红带子的宗室,他们阔得很呢!”《中国歌谣资料·当兵就要当红军》:“是块好铁要打钉,是个好汉要当兵。” 吴组缃 《山洪》二:“我就贴钱去当兵,人家也不要我!”
当兵的组词: 当的组词 兵的组词
调兵遣将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解释 ◎ 调兵遣将 diàobīng-qiǎnjiàng(1) [move troops]∶调动兵将,进行布置 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水浒传》 (2) [deploy forces]∶进行人员的安排布置 引用解释 调动兵马,派遣将领。引申为调动布置人力。《水浒传》第六七回:“因是 宋公明 生发背疮在寨中,又调兵遣将,多忙少闲,不曾得见。”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他这样想时,不禁深深地发恨;恨这人那人调兵遣将,预备作战。” 浩然 《艳阳天》第三五章:“屋里的两个年轻人,两个基层干部,他们正在为自己的阶级调兵遣将。”
短兵相接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解释 ◎ 短兵相接 duǎnbīng-xiāngjiē[fight at close quarters;engage in hand-to-hand fight;close action;confront closely]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谓作战时敌我逼近,双方面对面地用短兵器交战搏斗;也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斗争 黎明军进,短兵相接,杀伤大当。——《宋史·刘惟辅传》 引用解释 1.敌我逼近,用短兵器交战。《宋书·南平穆王铄传》:“﹝将士﹞遂登尸陵城,短兵相接……杀伤万计。”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诔》:“短兵相接,长鎩为羣。”《金史·移剌蒲阿传》:“俄而北骑突前, 金 兵不得不战,至以短兵相接,战三交,北骑少退。” 刘流 《烈火金钢》第二九回:“﹝八路军﹞怎么不用火力消灭敌人,偏要短兵相接,一个一个地拼刺刀呢?”参见“ 短兵接 ”。 2.比喻面对面的激烈斗争。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但恐怕也有时会逼到非短兵相接不可的,这时候,没有法子,就短兵相接。”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在这样日益走向尖锐的短兵相接的阶级斗争的形势之下,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完全要靠他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
工兵
gōng bīng 解释 ◎ 工兵 gōngbīng(1) [engineer]∶军队中担任工程事务(如修桥、修路、排除地雷、修飞机场)的兵种 (2) [sapper]∶布雷、探雷和排雷的士兵 引用解释 见“ 工程兵 ”。
工兵的组词: 工的组词 兵的组词
工程兵
gōng chéng bīng 解释 ◎ 工程兵 gōngchéngbīng[engineer] 旧称“工兵”,担负工程保障任务的兵种 引用解释 担任复杂的工程保障任务的兵种。执行构筑工事、架桥、筑路、伪装、设置和排除障碍物等工程任务。也称这一兵种的士兵。旧称工兵。
工程兵的组词: 工的组词 程的组词 兵的组词
官兵
guān bīng 解释 ◎ 官兵 guānbīng(1) [officers and soldiers]∶军队中的官与兵 (2) [government troops]∶旧称政府的军队 引用解释 1.官府的兵器。《韩非子·五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姦人。” 2.旧称政府的军队。《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若﹝捨﹞ 羌 独守则孤,救 长离 则官兵得与野战,可必虏也。”《晋书·陶舆传》:“ 舆 曰:‘此本官兵,数经战阵,可赦之以为用。’” 许地山 《换巢鸾凤》:“现在的官兵未必能比咱们强,他们一打不过,就会设法招安。” 3.官长和兵士。 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全军一致,不允许任何破坏纪律的现象存在。” 黄谷柳 《虾球传·血染沙水》:“命令一下,官兵皆大欢喜,梦想到了 新会 、 台山 ,发财的机会更多了。”
官兵的组词: 官的组词 兵的组词
号兵
hào bīng 引用解释 军队中专司吹号的人员。 巴金 《新生·五月十九日》:“一群号兵在凉亭里挣红了脸吹着铜的号角,吹出不和谐的声音。” 张天翼 《最后列车》:“‘集合!’团长叫。号兵迎着风吹集合号。”
号兵的组词: 号的组词 兵的组词
缓兵之计
huǎn bīng zhī jì 解释 ◎ 缓兵之计 huǎnbīngzhījì(1) [the strategy of stall of immediate attack by enemy;stratagem to gain a respite]∶使敌方延缓进军的计策 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 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三国演义》 (2) [stalling tactics]∶后用以比喻拖延时间使局势暂时缓和的策略 黑妮最后才采用了一个缓兵之计,拖到第二天再决定。—— 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引用解释 延缓敌方进攻的计策。比喻暂时拖延,使事态缓和,然后俟机再动的策略。《三国演义》第九九回:“ 孔明 用缓兵之计,渐退 汉中 ,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所谓调和只是敌人的缓兵之计。”
尖兵
jiān bīng 解释 ◎ 尖兵 jiānbīng(1) [point]∶行军时在部队前方担任警戒的小分队 (2) [pioneer;pathbreaker;trail-blazer;vanguard]∶工作时在前面开创道路者 工程尖兵 引用解释 1.行军时派出的警戒侦察部队。通常为一个班到一个连。 陈毅 《红四军军次葛坳突围赴东固口占》诗:“尖兵报有敌,后队转向东。” 峻青 《海啸》第一章七:“这个情况很重要,咱们要特别提高警惕。现在拉长距离,派出尖兵。” 2.喻工作上走在前面的人。 谢觉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们是保卫祖国的国防第一类预备役,也是工农业生产战线上的尖兵。” 李瑛 《关于今天的战斗》诗:“你们是从 北京 出发的历史的尖兵。”
尖兵的组词: 尖的组词 兵的组词
精兵
jīng bīng 解释 ◎ 精兵 jīngbīng[picked troops] 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士兵 引用解释 1.精良的武器。《战国策·赵策二》:“今富非有 齐威 、 宣 之餘也,精兵非有富 韩 劲 魏 之库也,而将非有 田单 、 司马 之虑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夫 吴 ,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 2.精锐的士卒。《史记·匈奴列传》:“ 汉 兵逐击 冒顿 , 冒顿 匿其精兵,见其羸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非是俺魂惊怕,怎当得百万精兵从空下,顷刻把城闕攻打。”
精兵的组词: 精的组词 兵的组词
精兵简政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解释 ◎ 精兵简政 jīngbīng-jiǎnzhèng[better troops and simpler administration] 使部队精干,使政体简化。泛指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原则 引用解释 谓党政军紧缩机构,精简人员。亦借用于一般的去除繁冗,力求简要。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 李鼎铭 先生提出来的。”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章:“趁大家休息,我就跑到僻静处,想偷偷地来个精兵简政,把不必要的东西扔掉一些。”
救兵
jiù bīng 解释 ◎ 救兵 jiùbīng[relief troops;reinforcements] 前来救援的军队。也泛指在关键时刻来帮助的人 引用解释 援救的军队。《史记·滑稽列传》:“ 威王 八年, 楚 大发兵加 齐 。 齐王 使 淳于髡 之 赵 请救兵,齎金百斤,车马十駟。”《周书·韦孝宽传》:“未闻救兵,何不降也?” 吴组缃 《山洪》二:“后来听街上说, 上海 我们开上了五十万救兵, 日本 鬼子打到江里海里去了!”
救兵的组词: 救的组词 兵的组词
练兵
liàn bīng 解释 ◎ 练兵 liànbīng(1) [train troop]∶训练军队 (2) [sharp knife]∶磨练武器 引用解释 1.精兵。 2.训练士兵。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选将练兵,积餉修守等项事务,都要着实举行。” 清 曾国藩 《复彭丽生书》:“刻下所志,惟在练兵除暴二事。” 3.比喻竞赛或表演前的训练活动。如:女篮此次集训是为奥运会预选赛练兵。如:在举行优质服务技术表演以前,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练兵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练兵的组词: 练的组词 兵的组词
厉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引用解释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作好战斗准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郑穆公 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宋 陈亮 《酌古论三·吕蒙》:“ 孙权 克仗先烈,雄据 江东 ,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明史·沉宸荃传》:“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厉兵秣马,以报国讎。”《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某( 李咸池 )等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归心,歃血同盟,誓清妖孽;厉兵秣马,力扫腥膻。”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新的世故》:“于是啸聚义师,厉兵秣马,天戈直指,将以澄清天下也哉?”
民兵
mín bīng 解释 ◎ 民兵 mínbīng(1) [militia,people’s militia] (2) 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人民武装组织。也称其成员 (3) 古时称列入兵籍,平日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应召入伍的农民 引用解释 1.古时指乡兵,列入兵籍,有事则征召入伍。《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 董璋 閲集民兵,皆剪髮黥面,復於 剑门 北置 永定关 ,布列烽火。”《玉海》卷一三九引《庆历兵录》:“凡军有四:……四曰民兵,农之徤而材者籍之,闕者輒补,岁一閲焉。”《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可速招募民兵, 亮 自教之,可以待敌。”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欧阳文忠公文》:“御边非参用民兵,不可习其地利,知贼虚实。” 2.指民间组织的武装。 3.今指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的人民武装组织。亦指这种组织的成员。 邵子南 《地雷阵》:“组织民兵,他当了武委会主任,又改为中队长。” 邵子南 《地雷阵》:“吃罢饭, 李勇 就到中队部去,集合民兵,整理爆炸工具。”
民兵的组词: 民的组词 兵的组词
炮兵
pào bīng 以火炮、火箭炮、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的战斗兵种。亦称这种兵种的士兵。
炮兵的组词: 炮的组词 兵的组词
骑兵
qí bīng 解释 ◎ 骑兵 qíbīng[cavalry;cavalryman] 骑马作战的兵士 引用解释 骑马作战的军队或士兵。《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楚 骑来众, 汉王 乃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 秦 骑士 重泉 人 李必 、 骆甲 习骑兵,今为校尉,可为骑将。” 清 张问陶 《题沉砚畦射猎图》诗:“缚袴还思作骑兵,颠狂不是书生派。” 杨朔 《铁骑兵》:“一连活动在 左云 附近的八路军骑兵冒着风雪,朝南转移。”
骑兵的组词: 骑的组词 兵的组词
伤兵
shāng bīng 解释 ◎ 伤兵 shāngbīng[wounded soldier] 战斗中身体受伤害的士兵 引用解释 作战受伤的士兵。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话还未完,只见一个身上穿着便服,下身仍着军裤,绷带吊着左手的伤兵,追至门口。” 茅盾 《子夜》二:“市面上的消息也许过甚其词。可是这次来的伤兵真不少!”
伤兵的组词: 伤的组词 兵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