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组词
心照不宣
xīn zhào bù xuān 解释 ◎ 心照不宣 xīnzhào-bùxuān[implicit;have a tacit understanding] 照:默契,知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都明白,不必说明 明白这一点,对于所谓“隐士”也就毫不诧异了,心照不宣,彼此都省事。——鲁迅《隐士》 引用解释 心里明白,不说出来。《玉娇梨》第十九回:“千里片言,统祈心照不宣。”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明白这一点,对于所谓‘隐士’也就毫不诧异了,心照不宣,彼此都省事。”
心直口快
xīn zhí kǒu kuài 解释 ◎ 心直口快 xīnzhí-kǒukuài[frank and outspoken;carry one's heart upon one's sleeves;say what one thinks without much deliberation]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红楼梦》 引用解释 形容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宋 文天祥 《纪事》诗序:“ 伯颜 吐舌云:‘ 文丞相 心直口快男子心。’”《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有个心直口快的,便想要开口説公道话,与两个小兄弟做乔主张。”《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他自从 邓九公 合他説了那句提亲的话,始而还只道是老头儿向来的心直口快,想起甚么来説甚么。” 张贤亮 《灵与肉》:“七队的放牧员是个心直口快的汉子。”亦作“ 心直嘴快 ”。《红楼梦》第三二回:“ 云姑娘 ,你如今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心中
xīn zhōng 解释 ◎ 心中 xīnzhōng[in the heart;at heart;in mind] 心里 引用解释 1.中心点。《墨子·经说上》:“捷与狂之同长也,心中自是往相若也。” 孙诒让 间诂:“规画其边,周匝成圜形,则自圜边为多线,以往凑中点,其长诸线必正相等,此即同长相若之义。” 2.心里。《国语·晋语二》:“使百姓莫不有藏恶於其心中。” 晋 欧阳建 《临终诗》:“下顾所怜女,惻惻心中酸。”《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太太也觉心中颇有所感,忍泪含笑劝解。”
心中的组词: 心的组词 中的组词
心中有数
xīn zhōng yǒu shù 解释 ◎ 心中有数 xīnzhōng-yǒushù[know what's what] 对于事情比较了解,处理起来已有把握 引用解释 谓对于事情心里有大概的了解或处理起来有一定的把握。 冯德英 《迎春花》第七章:“ 春玲 要先同 儒春 谈好,心中有数,再去和 老东山 交锋。”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所谓 臺湾 ‘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等等,在 臺 诸公,心中有数,亦毋庸赘言。”
雄心
xióng xīn 解释 ◎ 雄心 xióngxīn[great ambition;lofty aspiration] 壮志;求胜之心 雄心勃勃 引用解释 1.伟大的理想和抱负。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示之以祸难,激之以耻辱,大丈夫雄心,能无愤发。” 宋 苏轼 《白帝庙》诗:“远略初吞 汉 ,雄心岂在 夔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如今看了你这番雄心侠气,竟激动我的性儿了。”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挤垮它》:“坚韧地斗争下去吧,以你更大的雄心去压倒敌人吧!” 2.称雄称霸之心。 李大钊 《国情》:“苟无实力,纵宣言万遍,寧有丝毫效果,足遏列强之雄心?”
雄心的组词: 雄的组词 心的组词
雄心勃勃
xióng xīn bó bó 解释 ◎ 雄心勃勃 xióngxīn-bóbó[very ambitious;with determination and ardour] 形容怀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最初构思的时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态组织进去。——茅盾《子夜》新版后记
雄心勃勃的组词: 雄的组词 心的组词 勃的组词
雄心壮志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解释 ◎ 雄心壮志 xióngxīn-zhuàngzhì[lofty aspirations and great ideals] 远大的抱负,豪壮的理想 雄心壮志销难尽,惹得旁人笑热魔。——清· 秋瑾《感时二章》 引用解释 远大的抱负和志向。 宋 欧阳修 《苏才翁挽诗》之二:“雄心壮志两峥嶸,谁谓中年志不成。” 清 秋瑾 《感时》诗:“雄心壮志销难尽,惹得旁人笑热魔。”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他也明白 卢象升 在朝廷上的处境是困难的, 杨嗣昌 和 高起潜 会合力对付他,会使他的雄心壮志付诸东流。”
悉心
xī xīn 解释 ◎ 悉心 xīxīn[with the entire mind] 尽心,全心 悉心以对 引用解释 尽心,全心。《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姦而试之。” 唐 韩愈 《举韩泰自代状》:“﹝ 韩泰 ﹞自领 漳州 ,悉心为治。”《明史·况锺传》:“ 钟 与巡抚 周忱 悉心计划。”《红楼梦》第九九回:“ 袭人 倒可少费些唇舌,惟知悉心伏侍。” 徐迟 《地质之光》五:“总理问寒问暖,悉心关怀。”
悉心的组词: 悉的组词 心的组词
细心
xì xīn 解释 ◎ 细心 xìxīn[careful;attentive] 心思周密。也作“心细” 一个细心的气象观测者 引用解释 心思细密。 明 唐顺之 《胡贸棺记》:“盖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书佣往往束手,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多不能为此。”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姬终日佐余稽查抄写,细心商订。” 丁玲 《阿毛姑娘》:“于是她拥过 阿毛 来,细心的替她梳理发髻。”
细心的组词: 细的组词 心的组词
洗心革面
xǐ xīn gé miàn 解释 ◎ 洗心革面 xǐxīn-gémiàn[reform oneself]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目 自今以始,洗心革面,皆以惠养元元为意。——宋· 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 引用解释 《易·繫辞上》:“圣人以此洗心。”又《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后以“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宋 辛弃疾 《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自今以始,洗心革面,皆以惠养元元为意。” 清 林则徐 《会札刘蒋二函传谕义律饬令空趸等船开行》:“本大臣、本部堂原欲使之洗心革面,何必令其胆落魂惊。”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五:“他又叫人把绑 张富英 三人的绳子都松了,叫他们回去,洗心革面,坦白完了,好好务庄稼。”亦作“ 洗心回面 ”。 清 钱谦益 《王淑士墓志铭》:“﹝ 楚 士﹞习其反覆教诲,出於至诚,莫不洗心回面,誓不忍负。”
虚荣心
xū róng xīn 解释 ◎ 虚荣心 xūróngxīn[vanity] 对虚荣的渴求心理;对自身的外表、学识、作用、财产或成就表现出的妄自尊大;对表场或赞美的渴求 这个女孩的虚荣心驱使她常常去照镜子 引用解释 不务实际徒慕虚名的心理。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现在看来,这种小市民的虚荣心,这种‘剥削别人的自尊心’的态度,实在天真得可笑。” 郭沫若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楚怀王 是一位虚荣心很重、浅薄无定见、而又妄自尊大的人,他很轻易地听信了反动贵族的中伤,便把 屈原 疏远了。” 老舍 《骆驼祥子》二:“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
虚荣心的组词: 虚的组词 荣的组词 心的组词
虚心
xū xīn 解释 ◎ 虚心 xūxīn(1) [open-minded;modest]∶谦虚;不自满、不自大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以纳下。——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timid;cowardly]∶心虚,心有所愧而胆怯 引用解释 1.谦虚,不自满。《庄子·渔父》:“﹝ 孔子 ﹞曰:‘ 丘 少而脩学,以至於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晋书·潘岳传》:“若乃弱志虚心,旷神远致……不自贵於物而物宗焉,不自重於人而人敬焉。” 宋 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区区庸 蜀 支全 魏 ,不是虚心岂得贤。”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2.一心向往。《史记·秦始皇本纪》:“今 秦 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宋书·夷蛮传论》:“山琛水宝,由兹自出,通犀翠羽之珍,蛇珠火布之异,千名万品,并世主之所虚心,故舟舶继路,商使交属。” 3.虚情假意。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休假温存絮叨叨取撮,佯问候热剌剌念合,更怕我不趲你那冷气虚心廝拾掇。” 明 张居正 《请择有司蠲逋赋以安民生疏》:“其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虽浮誉素隆,亦列下考。”《天地会诗歌选·莫学庞涓害孙膑》:“如有虚心和假意,洪门法律不留情。” 4.心虚。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南宋纪·高宗》:“ 檜 贼以子领国史,又禁野史,亦虚心,怕后世知其为贼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知县大怒,出牌重问,连 巢大郎 也标在牌上,説他私和人命,要拿来出气。 巢大郎 虚心,晓得是替乡里报仇,预先走了。”《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就是 黄老爷 、 周老爷 ,晓得统领这话不是説的自己,不免总有点虚心,静悄悄的一声也不敢言语。”
虚心的组词: 虚的组词 心的组词
野心
yě xīn 解释 ◎ 野心 yěxīn(1) [wild ambition;careerism]∶心性放纵,不可驯服或心怀叛离之心,不安本分 野心勃勃 北狄野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free,unburdened mind]∶指喜好闲散、隐逸的心绪 引用解释 1.放纵不驯之心。犹野性。《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北 狄 野心,倔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 李周翰 注:“野心,如野兽之心。”《西游记》第四三回:“这妖精已是降了,却只是野心不定。” 2.多指对权势名利等过分的贪欲。《淮南子·主术训》:“故有野心者不可便借势;有愚质者不可与利器。” 黄远庸 《最近之政局》:“而野心以谋我者,乃大倡列国会议处分 中国 之説。” 3.指闲散恬淡的性情。《宋书·王僧达传》:“尔时敕亡从兄 僧绰 宣见留之旨。闇疾寡任,野心素积,仍附启苦乞且旋任。” 唐 钱起 《岁暇题茅茨》诗:“谷口逃名客,归来遂野心。” 元 仇远 《书与士瞻上人》诗之三:“野心直与閒云似,却笑孤云出岫轻。”
野心的组词: 野的组词 心的组词
野心勃勃
yě xīn bó bó 解释 ◎ 野心勃勃 yěxīn-bóbó[be too ambitious;be obsessed with ambition]∶对领土、权力或名利有巨大而非分的欲望的 一个野心勃勃的政客 引用解释 谓对权势名利等的非分的欲望非常强烈。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 法 大统领 拿破仑第三 ,正野心勃勃,欲树威域外以固其位。”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
野心勃勃的组词: 野的组词 心的组词 勃的组词
野心家
yě xīn jiā 解释 ◎ 野心家 yěxīnjiā[careerist;schemer;ambitionist] 追求地位的人 引用解释 指权欲极强的人。 孙中山 《民权主义》第一讲:“像 刘邦 见 秦皇 出外,便曰:‘大丈夫当如是也。’ 项羽 亦曰:‘彼可取而代也。’此等野心家代代不绝。” 叶圣陶 《英文教授》:“那些贪鄙的野心家,那些残酷的魔王,要吸人家的血滋养他们的身体,要用人家的骨头填充他们的屋基。”
野心家的组词: 野的组词 心的组词 家的组词
一条心
yī tiáo xīn 解释 ◎ 一条心 yī tiáo xīn(1) [be of one mind]∶具有一个想法 (2) [be at one]∶一致地,协力[地] 同党一条心 引用解释 1.一桩心事。《荡寇志》第八七回:“我儿,你归了他,我也完了一条心,不知你心下如何?” 2.比喻同心同德。 袁鹰 《远方之歌·五封信》:“在报纸上,看到 中国 来的喜讯:六亿五千万人,都同我们一条心。”
一条心的组词: 一的组词 条的组词 心的组词
疑心
yí xīn 解释 ◎ 疑心 yíxīn(1) [suspicion]∶猜疑之心 (2) [doubt]∶推测;猜测 引用解释 1.猜疑之心。《管子·法法》:“上无固植,下有疑心。”《晋书·羊祜传》:“ 抗 ( 陆抗 )尝病, 祜 馈之药, 抗 服之无疑心。”《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孙大嫂 道:‘ 施氏 知我赤贫来此,倘问这三百金从何而得,反生疑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再迟数刻,则君有疑心矣。” 2.怀疑。《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小可每还疑心,不敢轻信。”《孽海花》第三四回:“他们面面相覷了一晌,疑心刚才的密谈被那人偷听了去,有意吟这几句诗来揶揄他们的。” 老舍 《女店员》第一幕:“你天天出去,妈妈能不疑心吗?”
疑心的组词: 疑的组词 心的组词
一心
yī xīn 解释 ◎ 一心 yīxīn(1) [wholeheartedly;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of one mind;be at one]∶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引用解释 1.一条心。同心;齐心。《书·泰誓上》:“ 受 ( 商纣 名)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韩诗外传》卷六:“故近者竞亲而远者愿至,上下一心,三军同力。”《后汉书·朱儁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既然彼此一心,要看破些枕席私情,认定了伦常至性,把他激成一个当代人物。” 2.忠心;全心全意。《书·盘庚下》:“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孔颖达 疏:“长任一心以事君,不得怀二意。”《晏子春秋·问下二九》:“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后汉书·方术传·李郃》:“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宋 苏轼 《霍光论》:“而 霍光 又能忘身一心,以辅幼主。” 太平天囯 歌谣:“打仗不怕 清 将猛,一心为民保 天囯 。” 3.专心;一心一意。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於主上。”《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太子见道,袖剑入内,一心待斩 妲己 ,与母报仇。”《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他见这屋里没什么可风雅的去处,少不得也得一心扑到书本儿上去。” 老舍 《正红旗下》九:“ 多甫 一心要吃枣子,手老想往包袱里伸。” 4.一样的心意,无所偏爱。 汉 刘向 《列女传·魏芒慈母》:“有三子,前妻之子有五人……率导八子咸为 魏 大夫卿士,各成於礼义。君子谓慈母一心。” 5.一个人的心意或整个心思。《庄子·天道》:“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崇,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孟子·告子上》:“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鵠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唐 陆龟蒙 《风人诗》:“十万全师出,遥知正忆君,一心如瑞麦,长做两岐分。”《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红楼梦》第一百回:“ 金桂 听了,一心的恼意。”
一心的组词: 一的组词 心的组词
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解释 ◎ 一心一意 yīxīn-yīyì[heart and soul;whole-heartedly] 形容专心专意,毫无他念 引用解释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 章武郡 ,是岁 嘉平 元年” 裴松之 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后因以“一心一意”谓同心同意;或专心专意,毫无他念。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儒林外史》第五二回:“ 陈正公 见他如此至诚,一心一意要把银子借与他。” 浩然 《艳阳天》第六章:“这时候的 马之悦 ,更是想尽一切办法,寻找一切机会,表现自己跟党一心一意。”
一心一意的组词: 一的组词 心的组词 意的组词
用心
yòng xīn 解释 ◎ 用心 yòngxīn(1) [with concentrated attention;attentively]∶集中注意力;使用心力;专心 用心听讲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 [diligently]∶勤奋、勤勉或用功以精力集中为特征地 叹借书者之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用心学习 ◎ 用心 yòngxīn[motive; intention] 想法;居心 别有用心 引用解释 1.使用心力;专心。《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北齐书·方伎传·信都芳》:“尝语人云:‘算之妙,机巧精微,我每一沉思,不闻雷霆之声也。’其用心如此。”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熟知二 谢 将能事,颇学 阴 、 何 苦用心。” 金近 《念不完的第一课》:“第三课的动作,‘蹦蹦跳’倒是用心学了,课文也用心听了。” 2.存心;居心。《庄子·天道》:“昔者 舜 问於 尧 曰:‘天王之用心何如?’”《汉书·宣帝纪》:“今繫者或以掠辜若饥寒瘐死狱中,何用心逆人道也!”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小人秉性必深刻,立行必矫激,用心必险毒。”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那些国民党分子把他请来,是别有用心的。我们的画家再不懂世事,也立刻识破了他们的企图。” 3.费心;留意。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真宗 ﹞谓 晋公 曰:‘今来封禪礼毕,大驾往回,凡百事须俱揔办集,感卿用心。’”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一折:“量小官有何德能,着相公用心也。” 瞿秋白 《青田村游记》五:“你昨天用心没有:某小姐和那少年,还有几位,唔,都是年轻女郎,挤坐在一张沙发上,一点嫌疑礼貌也不顾。”
用心的组词: 用的组词 心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