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的组词
木匠
mù jiàng 解释 ◎ 木匠 mùjiang[carpenter] 亦称“木工”。在制造家具零件、门窗框架,或其他木制品过程中用手工工具或机器工具进行操作的人 引用解释 建造房屋木结构和修造木器等的工匠。 汉 王充 《论衡·量知》:“能斲削柱梁,谓之木匠。”《百喻经·三重楼喻》:“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 宋 陶穀 《清异录·天文》:“木匠总号运金之艺。又曰手民、手货。”《儒林外史》第四七回:“ 虞华轩 问 唐三痰 道:‘修 元武阁 的事,你可曾向木匠、瓦匠説?’” 刘白羽 《漂河口杂记》:“这木匠四十多岁,一直耍手艺。”
木匠的组词: 木的组词 匠的组词
木刻
mù kè 解释 ◎ 木刻 mùkè[wood engraving;woodcut] 在木上刻图画的艺术或方法,尤指在木料断面上刻制图画以供印刷机拓印 引用解释 1.用木料雕刻的。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木朝 开宝 中, 真州 有渔者钓得一木刻妇人,背刻‘ 丁 氏’二字。” 2.指木雕之物。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予奉使按边,始为木图写其山川道路……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此指木雕的地理模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刻名印》:“今 蒙古 、色目人之为官者,多不能执笔花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此指木雕的人名印章。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雍正 ﹞十三年春,苗疆吏以徵粮不善,远近各寨蠭起,徧传木刻,妖言四煽,省城大吏尚不之信也。”此指传集人众的木雕符信。 3.木版雕印。 宋 汪逵 《淳化阁帖辨记》:“其本乃木刻,计一百八十四板,二千二百八十七行。其墨乃 李廷珪 墨,墨黑甚,如漆。其字比诸刻为肥。”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参见“ 木板 ”。 4.版画的一种。用刀在木板上刻成图形,再拓印在纸上。 鲁迅 《书信集·致张慧》:“弟非画家,不敢妄说,惟以意度之,木刻当亦与绘画无异,基本仍在素描,且画面必须统一也。” 鲁迅 《书信集·致罗清桢》:“我以为少年学木刻,题材应听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
木刻的组词: 木的组词 刻的组词
木料
mù liào 解释 ◎ 木料 mùliào[timber;lumber;wood] 准备用于或构成一个建筑物的部分的一块较大的方木或修整过的块木 房顶木料 引用解释 初步加工后具有一定形状的木材。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沉文瑞公家书》:“既有自备木料,官木料不必用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至於这里的货物,只有木料、药材是办得的。” 杨朔 《海市》:“解放战争一打响,我转移出去,经常在海上给解放军运粮食、木料和硫磺。”
木料的组词: 木的组词 料的组词
木讷
mù nè 引用解释 1.指人质朴而不善辞令。《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訥,近仁。” 何晏 集解引 王肃 曰:“木,质朴;訥,迟钝。”《后汉书·韦彪传》:“宜鉴 嗇夫 捷急之对,深思 絳侯 木訥之功也。” 宋 黄庭坚 《古意赠郑彦能八音歌》:“木訥赤子心,百巧令人老。”《明史·傅珪传》:“ 珪 居閒类木訥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 2.泛指质朴,无文饰。 唐 颜真卿 《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文胜质,则綉其鞶帨;质胜文,则野於礼乐而木訥不华。”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一:“我听着他那木讷而低抑的声音……晓得他的内心是虔诚地在替 德甫 哀悼着的。” 3.指木讷的人。 唐 林滋 《木人赋》:“既无丧无得,亦不识不知。跡异草莱,其言也无莠;情同木訥,其行也有枝。”
木讷的组词: 木的组词 讷的组词
木偶
mù ǒu 解释 ◎ 木偶 mù’ǒu(1) [puppet;carved figure;wooden image] (2) 木头做的人像或形似其他生物的小东西 (3) 常用来形容痴呆的神情 他像个木偶 引用解释 1.见“ 木偶人 ”。 2.木雕神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库中有 汉 时故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 明 刘基 《泾县柬宋二编修长歌》:“丛祠佛殿緫销歇,但见木偶眠泥苴。” 3.傀儡。喻受人操纵、摆布的人。 清 侯方域 《宦官论》:“﹝ 秦始皇 ﹞自以为一世之雄,海内莫为予毒也,而不知 赵高 弄之如木偶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差不多州县官竟是木偶,全凭书吏做主的,不知可有这件事?” 叶圣陶 《倪焕之》四:“谁相信为什么什么而战,正是登台的木偶!”
木偶的组词: 木的组词 偶的组词
木器
mù qì 解释 ◎ 木器 mùqì[woodenware;wooden article (furniture)] 供餐桌厨房和其他家庭用途的各种木制品 生菜盆和其他木制器皿
木器的组词: 木的组词 器的组词
木然
mù rán 解释 ◎ 木然 mùrán[stunned;stupefied] 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由或仿佛受猛击或受震惊造成的 委屈的脸色和木然的沉默 引用解释 1.形容呆呆的无表情的神态。 靳以 《群鸦》:“叫做 陈先生 的人,知道到了该有表示的时候,木然地点着头。”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太太在种种集会游宴之中,和人们兴高采烈的谈论争执着,先生只在旁木然的静听,往往倦到入睡。” 杨朔 《征尘》:“他们木然地静默着,如同堆在墙根的皮箱和网篮(他们的行李)一样的静默。” 2.形容动作迟钝、不灵活。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盖我久不惯于围巾手套等,万分臃肿,举动木然。” 3.形容声音不清脆。 沈从文 《新与旧》:“这战兵把鬼头刀藏在手拐子后……走近罪犯身后,稍稍估量,手拐子向犯人后颈窝一擦,发出个木然的钝声,那汉子头便落地了。”
木然的组词: 木的组词 然的组词
木炭
mù tàn 解释 ◎ 木炭 mùtàn(1) [wood charcoal]∶由木头制备的炭 (2) [carboligni]∶由软木制得的炭,用作吸附剂 引用解释 1.木材在不通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所得到的无定形碳。黑色,质硬,具有很多细孔,可做燃料,也可用于过滤液体和气体,制造黑色火药等。《旧唐书·杜佑传》:“ 佑 始奏营缮归之将作,木炭归之司农,染练归之少府。”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北方多石炭,南方多木炭,而 蜀 又有竹炭。”《元史·百官志六》:“养种园,提领二员。掌 西山 淘煤, 羊山 烧造黑白木炭,以供修建之用。” 杨朔 《征尘》:“我移动板凳,坐到炭盆前,两脚踩着盆边,木炭的火苗小蛇似的飞舞着。” 2.指绘画用的炭条。参见“ 木炭画 ”。
木炭的组词: 木的组词 炭的组词
木头
mù tou 解释 ◎ 木头 mùtou[wood] 砍伐下的树木的统称 引用解释 1.尺度名。古代工匠量材伐木,以人头取度而名。《周礼·考工记·车人》“半矩谓之宣” 汉 郑玄 注:“半矩,尺三寸三分寸之一,人头之长也,柯樨之木头取名焉。”参阅 清 桂馥 《札朴·木头》。 2.木材和木料的统称。 辽 李齐贤 《五冠山》诗:“木头雕作小唐鸡,筯子拈来壁上栖。”《红楼梦》第十一回:“ 尤氏 道:‘我也暗暗的叫人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一个弹子……一直打到东边那个厅柱上,吧挞的一声,打了一寸来深,进去嵌在木头里边。” 3.用以喻人迟钝,不灵活。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六:“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头。出语无知解,云我百不忧。”《红楼梦》第三五回:“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説话,和木头似的,公婆跟前就不献好儿。”
木头的组词: 木的组词 头的组词
木星
mù xīng 引用解释 古称“岁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绕日公转周期约十二年。 中国 古代用它来纪年。《史记·天官书》:“木星与土合,为内乱,饥,主勿用战,败。”《金史·宣宗纪中》:“﹝ 兴定 元年八月﹞木星昼见於昴,六十有七日乃伏。” 郭沫若 《星空·海上》:“西方的那朵木星哟,又巨,又朗!”亦省称“ 木 ”。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祥瑞》:“ 唐 乾符 中,木入南斗,术士 边冈 以为帝王之兆。” 宋 文天祥 《赠叶大明》诗:“我生有命殊六六,木孛循环相起伏。”参见“ 岁星 ”。
木星的组词: 木的组词 星的组词
木已成舟
mù yǐ chéng zhōu 解释 ◎ 木已成舟 mùyǐchéngzhōu[what is done cannot be undone;the wood is already made into a boat] 树木已经制造成舟楫。比喻事已定型,不能改变 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镜花缘》 引用解释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镜花缘》第三五回:“到了明日,木已成舟,众百姓也不能求我释放,我也有词可托了。”昆曲《十五贯》第四场:“三审定案,木已成舟,你就是真有冤枉,也是难以挽回的了。” 杨朔 《红花草》:“公公说:‘罢,罢!木已成舟,媳妇已经是人家的了。’”
平衡木
píng héng mù 解释 ◎ 平衡木 pínghéngmù[balance beam] 体操运动中为做各种平衡动作用的窄长横木条 引用解释 1.女子体操器械的一种。用一根长而窄的横木固定在两根支柱上。 2.女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运动员可在平衡木上做转体、平衡、跳跃、翻腾、倒立及舞蹈等动作。
平衡木的组词: 平的组词 衡的组词 木的组词
乔木
qiáo mù 解释 ◎ 乔木 qiáomù[tree] 高大的树木 并汾乔木。——宋· 沈括《梦溪笔谈》 废池乔木。——宋· 姜夔《扬州慢》词 引用解释 1.高大的树木。《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唐 张乔 《题友人林斋》诗:“乔木带凉蝉,来吟暑雨天。”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影子》:“我手栽的那株大山朴,怕已经长成乔木了。” 2.《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赵岐 注:“所谓是旧国也者,非但见其有高大树木也,当有累世修德之臣,常能辅其君以道,乃为旧国可法则也。”后因以“乔木”为形容故国或故里的典实。《文选·颜延之<还至梁城作>》诗:“故国多乔木,空城凝寒云。” 李善 注:“《论衡》曰:‘观乔木,知旧都。’” 明 高攀龙 《鸣阳伯兄六十序》:“乔木之门,百世不易姓可矣。” 清 曹寅 《读葛庄诗有感》诗:“故家乔木今谁在,永日残碁局更新。” 3.植株高大,主干和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白桦等。
乔木的组词: 乔的组词 木的组词
入木三分
rù mù sān fēn 解释 ◎ 入木三分 rùmù-sānfēn[with bitter incisiveness] 唐朝张环權《书断》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入木三分诗思锐,散霞五色物华新。——清· 赵翼《瓯北诗抄》 引用解释 《说郛》卷八七引 唐 张怀瓘 《书断·王羲之》:“ 王羲之 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本谓笔力劲健,后借以喻描写或议论深刻。 清 赵翼 《杨雪珊自长垣归来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入木三分诗思鋭,散霞五色物华新。” 茅盾 《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崇禎 等候‘讨贼’的捷报,焦急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杉木
shā mù 引用解释 杉树的木材。
杉木的组词: 杉的组词 木的组词
树木
shù mù 解释 ◎ 树木 shùmù(1) [arbor]∶树的总称 (2) [plant trees]∶种树;养树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引用解释 1.木本植物的统称。《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水浒传》第三二回:“ 宋江 看了前面那座高山生得古怪,树木稠密,心中欢喜。” 杨朔 《木棉花》:“夜很黑,虽然铁道两旁树木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挂一盏灯,这并不能给予乘客多大的帮助。” 2.植树。《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树木者忧其蠧,保民者除其贼。”
树木的组词: 树的组词 木的组词
土木
tǔ mù 解释 ◎ 土木 tǔmù[building;construction] 建筑工程,也指建筑方面的铺张浪费 土木之误。——清· 张廷玉《明史》 引用解释 1.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国语·晋语九》:“志有之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今土木胜,臣惧其不安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起土木於凌霄,构丹緑於棼橑。”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务农》:“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清 刘大櫆 《游万柳堂记》:“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 2.指坟墓和棺材。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柔丽之身亟委土木,刚清之才遽为丘壤。” 3.谦辞,用作自称。语本《论语·公冶长》:“ 宰予 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 予 与何诛?’” 宋 范仲淹 《酬和黄太博》:“赠我百餘言,升堂出而示。土木朽且陋,黼黻谬增賁。” 4.地名。《明通鉴·英宗正统十四年》:“辛酉,车驾至 土木 。”参见“ 土木堡 ”。
土木的组词: 土的组词 木的组词
土木工程
tǔ mù gōng chéng 解释 ◎ 土木工程 tǔmù gōngchéng[civil engineering] 包括房屋、道路、桥港等工程的合称 引用解释 房屋、道路、桥梁、海港等工程的统称。 沙汀 《闯关》三:“他在 北平 读书的时候学的是土木工程。”
乌鲁木齐
wū lǔ mù qí 解释 ◎ 乌鲁木齐 Wūlǔmùqí[Urumqi]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沿,天山北麓,面积12000平方公里,人口112万。为西北地区综合性工业城市,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朽木
xiǔ mù 解释 ◎ 朽木 xiǔmù[rotten wood or tree;punk] 腐烂的木头。比喻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 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三国演义》 引用解释 1.腐烂的木头。《荀子·劝学》:“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汉 桓宽 《盐铁论·殊路》:“今 仲由 冉求 无檀柘之材, 隋 和 之璞,而强文之,譬若彫朽木而礪鈆刀,饰 嫫母 画土人也。” 宋 梅尧臣 《睡意》诗:“且梦 庄周 化蝴蝶,焉顾 仲尼 讥朽木。”《花城》1981年第2期:“地板上堆着几件式样古老的樟木箱笼,上面的描金图案早已斑驳难辨,露出朽木的原色。” 2.比喻不可造就的人。参见“ 朽木粪土 ”。
朽木的组词: 朽的组词 木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