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的组词
学而不厌
xué ér bù yàn 解释 ◎ 学而不厌 xué’érbùyàn[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to learn;be never tired of reading] 学习没有厌倦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言而无信
yán ér wú xìn 引用解释 亦作“ 言而不信 ”。 说话不讲信用。《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三折:“更掳掠民才,弑君杀父,言而无信。” 刘绍棠 《蒲柳人家》:“ 整儿哥 言而无信,他说过心甘情愿把咱俩配成夫妻的。”
言而有信
yán ér yǒu xìn 引用解释 说话守信用。《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只要小娘子言而有信,俺小生是一箇志诚老实的。”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诡媒求配》:“老夫人将小姐甘心许,言而有信,因此上不敢慢於人。” 刘绍棠 《两草一心》:“ 梅老先生 ,两年前我们相约再见,您真是言而有信。”
扬长而去
yáng cháng ér qù 解释 ◎ 扬长而去 yángcháng’érqù[go away suddenly;shake the sleeves and go away haughtily] 大模大样地离开 说罢,扬长而去。——清· 李绿园《歧路灯》
一蹴而就
yī cù ér jiù 解释 ◎ 一蹴而就,一蹴而得 yīcù’érjiù,yīcù’érdé[expect results overnight;accomplish sth. in one move]形容事情轻而易举,就能完成 引用解释 宋 苏洵 《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后以“一蹴而就”谓迈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就能完成。 清 吴沃尧 《历史小说总序》:“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一蹴而就於繁赜,毋乃不可。” 杨沫 《不是日记的日记》:“科学上的成功哪有一蹴而就的呀!”亦作“ 一蹴而成 ”、“ 一蹴而得 ”。 邹韬奋 《什么事不可能》:“ 赖奥维 一九○三年的飞机也还不是一蹴而成的。” 茅盾 《路》十二:“现在,他们认为胜利不能一蹴而得,必须用持久战。”
一概而论
yī gài ér lùn 解释 ◎ 一概而论 yīgài’érlùn[lump together under one head;treat different matters as the same] 指不作分析,不加区别,对不同事物都同样对待 引用解释 亦作“一槩而论”。 指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笼统地同样看待。语本《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安可以今方古,一概而论得失?” 明 归有光 《顾公权厝志》:“世之能成其志者盖少矣,其所遭际,何可一概而论也?”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三:“然而天下事,却也未可机械的一概而论。”
一哄而起
yī hòng ér qǐ 解释 ◎ 一哄而起 yīhōng’érqǐ [be brought about in a rush] 发一声喊一起行动。喻没有准备就开始行动起来 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引用解释 一下子就跟着行动起来。多含贬义。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然而也有并不一哄而起的人,当时好象落后,但因为也不一哄而散,后来却成为中坚。” 张笑天 等《追花人》三:“这样一哄而起的大规模宣传,妈妈的在天之灵是会十分不安的。”
因而
yīn ér 解释 ◎ 因而 yīn’ér[as a result;with the result that;thus] 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因而是不可战胜的 引用解释 1.连词。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战国策·齐策四》:“今君有区区之 薛 ,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丽戎 之山﹞其阴多金,其阳多玉, 始皇 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宋 苏轼 《谢制科启》:“请属之风,或因而滋长。”《水浒传》第四七回:“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拿那厮。” 2.匆促;草草;轻易。 宋 史达祖 《杏花天》词:“屏山几夜春寒浅,却怕因而梦见。”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一折:“这姻缘甚些天赐,且因而勉强从之,免的道外向夫家有怨词。”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因而零落!” 3.轻忽;很不重视。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则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中心日夜藏之,怎敢因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当如此,切须爱护,勿得因而。” 4.轻微;不足道。 元 商衟 《月照庭·问花》套曲:“仗聪明、国色两件儿,覷 五陵 英俊因而。” 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二折:“交朋友皆呼信有之,你可休看覷因而。”
因而的组词: 因的组词 而的组词
引而不发
yǐn ér bù fā 解释 ◎ 引而不发 yǐn’érbùfā[just indicate the motions;draw the bow without shooting] 拉满了弓弦而不发箭。比喻随时准备着以待时机。也比喻善于引导、启发,让学习者自己体会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引用解释 拉满弓弦而不发箭。语出《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废绳墨, 羿 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原指善于教射箭的人,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以便学的人观摩领会。后用以比喻作好准备,待机行事。或比喻善于引导而不代庖。 清 薛福成 《论俄罗斯立国之势》:“沉机观变,引而不发。”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别人代庖是不对的。”
迎刃而解
yíng rèn ér jiě 解释 ◎ 迎刃而解 yíngrèn’érjiě[problems can be readily solved as a bamboo is split all the way down once it has been chopped open] 只要用刀在竹子上劈开了口儿,下面的一段就迎着刀口自己裂开。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也比喻问题的顺利解决 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晋书·杜预传》 引用解释 比喻事情容易解决。《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復著手处也。”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韩信之幸》:“其后以之取 燕 ,以之拔 齐 ,势如破竹,皆迎刃而解者,又悉资於降虏 广武君 之策。”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应运而生
yìng yùn ér shēng 解释 ◎ 应运而生 yìngyùn’érshēng[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arise at the historic moment] 原指顺应时运而产生。后指在适当时机下出现的人或事物 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红楼梦》
一扫而空
yī sǎo ér kōng 引用解释 一举扫除净尽。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上》:“官司益多,否塞益甚,堂廉益远,积弊益深,欲一扫而空之,诚非开设议院不可。” 梁启超 《论专制政体有害于君主而无一利》:“苟非专制政体,则此十种恶现象者,自一扫而空。” 鲁迅 《呐喊·故乡》:“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亦作“ 一扫而光 ”。 茅盾 《子夜》七:“ 吴荪甫 微笑地回答,脸上的阴沉气色又一扫而光了。” 老舍 《二马》第三段八:“我用尽了心血劝她信了教,现在叫 亚力山大 给一扫而光弄得干干净净!”
择善而从
zé shàn ér cóng 解释 ◎ 择善而从 zéshàn ércóng[choose what is good and follow it] 选定其中好的,随从他。意思是发现别人的优点而向他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引用解释 选择其中好的依从他。《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晋 范宁 《<春秋穀梁传>序》:“夫至当无二,而三《传》殊説,庸得不弃其所滞,择善而从乎?” 唐 张九龄 《敕议放私铸钱》:“且欲不禁私铸,其理如何?公卿百僚,详议可否,朕将亲览,择善而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立宪纪闻》:“游歷各国,考求政治,以期择善而从。” 谢觉哉 《不惑集·不合理的现象应该成为过去了》:“历史上总是把‘反省’、‘择善而从’、‘与人为善’作为美德,而把假权徇私悬为大戒。”
知难而进
zhī nán ér jìn 解释 ◎ 知难而进 zhīnán érjìn[press forward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前进 引用解释 知道有困难,仍然勇往直前。 克非 《春潮急》四五:“党和群众都会支持你的!共产党员为真理而斗争,应该知难而进。” 方毅 《读<攻关>》:“最终胜利归于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人们。”
周而复始
zhōu ér fù shǐ 解释 ◎ 周而复始 zhōu érfùshǐ[move in cycles] 一圈又一圈地轮转。形容不断循环。也作“终而复始” 引用解释 循环往复。《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復始。”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若《云仙散録》则余家有之,凡三百六十事,而援引书百餘种,每一书皆録一事,周而復始,如是者三。”《红楼梦》第十三回:“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復始,岂人力所能常保的。” 郁达夫 《蜃楼》八:“这就是 逸群 每日在病院里过着的周而复始的生活。” 谓不断地循环往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南京贡船》:“週而復始,每年必往还南北不絶。” 清 林则徐 《复议遵旨体察漕务情形通盘筹画折》:“应飭粮道,排定日期,每县先轮一帮开行,週而復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朝田亩制度》:“以次第轮,週而復始。”
自然而然
zì rán ér rán 解释 ◎ 自然而然 zìrán érrán[naturally;automatically;spontaneously] 出于自然之势,不经人力干预而收到预期的成效 引用解释 谓出于自然之势,不经人力干预而收到预期的成效。 宋 苏轼 《经说·易解十八变而成卦八变而成小卦》:“且夫自然而然者,天地且不能知,而圣人岂得与於其间而制其予夺哉?” 明 李贽 《复京中友朋书》:“盖已至於仁,则自然无厌恶;已能明德,则自能亲民。皆自然而然,不容思勉,此圣学之所以为妙也。”《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不解到了那得意的时候,不知怎的自然而然有一种説不出的感慨。”
自然而然的组词: 自的组词 然的组词 而的组词
自上而下
zì shàng ér xià 解释 ◎ 自上而下 zìshàng érxià[from above to below;from top to bottom] 从上到下
自下而上
zì xià ér shàng 解释 ◎ 自下而上 zìxià érshàng[from bottom to top;from below to top] 从下面到上面,从底下到上头
总而言之
zǒng ér yán zhī 解释 ◎ 总而言之 zǒng éryánzhī[in short;in a word;in brief] 总起来说;总之 总而言之,只要事情成功,我是无不恪遵台命的。——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 引用解释 亦作“緫而言之”。 总括起来说。《易·繫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 唐 孔颖达 疏:“以数言之谓之一,以体言之谓之无,以物得开通谓之道,以微妙不测谓之神,以应机变化谓之易,緫而言之,皆虚无之谓也。”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主簿厅记》:“主簿之任,在名品间最为卑冗。然台府寺监,洎郡县皆署焉。总而言之,县主簿又为卑冗之魁者,是以古人或耻之。”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总而言之: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 茅盾 《大鼻子的故事》四:“总而言之,对于这‘来历不明’的女人和孩子,他很关心,他断定他们一定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