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 候补 hòubǔ
(1) [be a candidate;be an alternate]
(2) 待补缺额
(3) 清制。没有补授实缺的官员
有一位家伯,他在南京候补,可以打个电报请他来一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引用解释
1. 清 制,未经补实缺的官员由吏部依法选用,选定后到某部或某省听候补缺或临时委用,称为候补。《老残游记》第三回:“此人既非候补,又非投効,且还不知他有什么功名。”《清史稿·穆宗纪二》:“命 蒋益灃 以按察使候补,隶 左宗棠 军,率 楚 勇回籍。”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八:“做那里的校长这才威风呢,--但那时的名目却叫作‘总办’的,资格又须是候补道。”
2.泛指等候递补缺额或预备取得某种资格。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知道我辈和读者,若不是现任之父,也一定是候补之父。” 茅盾 《烟云》:“我知道我的这副担子并没有人来代我挑,没有我的候补人。” 老舍 《骆驼祥子》五:“他一点没有把 祥子 当作候补女婿的意思。”如:候补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