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的组词
名山大川
míng shān dà chuān 解释 ◎ 名山大川 míngshān-dàchuān[famous mountains and great rivers] 颇具名胜的大山以及闻名的江河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礼记》 引用解释 著名的大山大河。《书·武成》:“所过名山大川。” 孔 传:“名山, 华岳 ;大川, 河 。”《后汉书·明帝纪》:“郡界有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者,长吏各絜斋祷请,冀蒙嘉澍。” 清 李渔 《比目鱼·耳热》:“要学 太史公 读书之法,借名山大川做良师益友。” 碧野 《富春江畔》:“一个国家的庄严美丽,不仅仅是出自她的大自然风貌,诸如名山大川,物产丰富,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她的文化的辉煌,并由此而产生的民族的自豪和人民高尚的情操。”
名胜
míng shèng 解释 ◎ 名胜 míngshèng[scenic spots;place famous for its scenery or historic relics] 有著名的古迹或风景的地方 饱览名胜 引用解释 1.有名望的才俊之士。《晋书·王导传》:“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轝,具威仪, 敦导 及诸名胜皆骑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宣武 集诸名胜讲《易》,日説一卦。”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傅相生日甲子》词:“筹边外,招徠名胜,登崇勋旧。” 2.有古迹或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北齐书·韩晋明传》:“朝庭处之贵要之地,必以疾辞。告人云:‘废人饮美酒,对名胜,安能作刀笔吏返披故纸乎?’” 清 王鹏运 《<彊村词>序》:“南方名胜富亟游,以便北首。” 孙犁 《烈士陵园》:“这一地区之所以称为名胜,并不在于……山上有奇松,山中间有怪石,山下有泉水。”
名胜的组词: 名的组词 胜的组词
名声
míng shēng 解释 ◎ 名声 míngshēng(1) [reputation]∶一般指普遍被认定的一个人的品德 政治名声 (2) ;某人受到的一般评价 把他和他的名声分清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3) [fame]∶声望 名声是人们容易轻信的原因 引用解释 1.名誉声望。《国语·越语下》:“用力甚少,而名声章明, 种 亦不如 蠡 也。”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名声施於无穷,功烈著而不灭。” 唐 韩愈 《举张正甫自代状》:“嫉恶如仇讎,见善若饥渴,备更内外,灼有名声。” 明 高启 《赠杨荥阳》诗:“出门得名声,不假亲旧援。” 2.谓流传于世的评价。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八:“杀俘虏历来是名声不好的。”
名声的组词: 名的组词 声的组词
名手
míng shǒu 解释 ◎ 名手 míngshǒu[master,great player (of a game);distinguished artist] 因精通某行而著名的人 名手聊聊 引用解释 以技艺或文笔等高超而著名的人。《北齐书·崔季舒传》:“ 季舒 大好医术, 天保 中於徙所无事,更鋭意研精,遂为名手。”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卢鸿 《草堂图》,旧藏中贵人 刘有方 家。余往有 庆历 中摹本,亦名手精妙。”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科场》:“夫 吴兰陔 者,时文中之名手也。” 老舍 《茶馆·人物表》:“﹝ 邹福远 ﹞说评书的名手。”
名手的组词: 名的组词 手的组词
名堂
míng táng 解释 ◎ 名堂 míngtang(1) [variety]∶花样 庙会上名堂真多 (2) [achievement]∶成绩 搞出个名堂来 (3) [result]∶结果 没商量出个名堂来 (4) [reason]∶道理,内容 别看这东西小,名堂还不少呢 引用解释 1.名目;名称。《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这个名堂叫做‘朝天一炷香’。” 吉学霈 《洛阳桥上》:“还有一只不知名堂的水鸟……也‘咯咯咯’叫起来。” 2.办法;花样。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一章:“这人是不简单!是有点子名堂!” 3.结果;成就。 老舍 《女店员》:“政府招考咱们,咱们就得干出个名堂来,不能三心二意!”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光靠几个上过短期训练班的技术员,也搞不成什么名堂。” 4.内容;道理。 杜鹏程 《工程师》四:“ 永江 有文化,上去一定能讲出名堂。” 马识途 《老三姐》:“这一下他们就认定这里头有名堂,把 老三姐 吊起来严刑拷打。”
名堂的组词: 名的组词 堂的组词
名望
míng wàng 引用解释 1.名声,威望;为人仰望的名声。《三国志·蜀志·黄忠传》:“ 忠 之名望,素非 关 、 马 之伦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制科》:“然制举出身,名望虽高,犹居进士之下。”《说唐》第一回:“自是 晋王 威权日盛,名望日增。” 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二四:“ 珊裳 从来不欢喜认识那些显赫的或者有名望的人物。” 2.指有名望的人。《北齐书·崔瞻传》:“ 瞻 性简傲,以才地自矜,所与周旋,皆一时名望。” 3.名门望族。《周书·于翼传》:“ 翼 一无所取,唯简赏口内名望子弟有士风者,别待遇之。”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五折:“赐孤儿改名望,袭父祖拜卿相。”
名望的组词: 名的组词 望的组词
名言
míng yán 解释 ◎ 名言 míngyán[celebrated diction;famous remark well-known saying] 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 至理名言 引用解释 1.称说;描述。《书·大禹谟》:“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孔 传:“名言此事,必在此义。” 唐 郑綮 《开天传信记》:“ 力士 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其声寥寥然,不可名言也。” 宋 苏轼 《贺提刑马宣德启》:“其为喜幸,岂易名言。” 清 钱谦益 《读杜小笺中·寄张十二山人彪》:“此数句隐显映带,其妙处未易名言。” 2.著名的言论或话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庾公 尝入佛图,见卧佛,曰:‘此子疲於津梁。’于时以为名言。”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公尝语 尹师鲁 曰:‘恩欲归己,怨使谁当?’闻者叹服,以为名言。” 朱自清 《论标语口号》:“格言也罢,名言也罢,作用其实都在指示人们行动,向着某一些目的。”
名言的组词: 名的组词 言的组词
名义
míng yì 解释 ◎ 名义 míngyì[name] 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与事物的实际有别的名称 以革命的名义 ◎ 名义 míngyì(1) [titular] (2) 表面上;形式上;仅限于称号或名目上 享有名义上的主权 (3) 有 [通常为公职的或荣誉的] 头衔而不履行相应职务、功能、责任 名义首脑 引用解释 1.名声与道义。《韩非子·诡使》:“官爵所以劝民也,而好名义、不进仕者,世谓之烈士。”《南史·袁粲传》:“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以名义至此耳。”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沿袭》:“人生所享厚薄,各有定分。世有以智力取者,自谓己能,往往不顾名义。” 清 恽敬 《前翰林院编修洪君遗事述》:“君之智力足以颠倒英豪,激扬权势,独於名义所在,一心专气以必赴之。” 2.事物的名称和含义;事物立名的含义。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自序》:“而《繁露》之书,事物名义,悉所研极。”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今人多诵《高王观世音经》,而莫能详其名义。” 徐特立 《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看事物》:“ 毛主席 对于名义很注意,在 江西 强调说人民是主人,政府官吏是公仆,这把人民和政府的关系弄清楚了。” 3.名分;身分,资格。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严子陵 ﹞知 光武 为帝胄之英,名义甚正,所以激发其志气,而导之以除兇剪逆。”《明史·太祖纪赞》:“修人纪,崇风教,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 老舍 《善人》:“ 穆女士 给她的名义是秘书。按说有这个名义,不给钱也满下得去。”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船抵 西雅图 之前一两天,他们曾用全体名义,写一篇勉励 中国 学生为国家争气的话,揭贴在甲板上。” 4.形式,表面。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四:“《扫荡报》本来是复兴社的机关报,但在名义上是属于行营政训处的。”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名义上虽说是一个市镇,而居民却不到一百家。”
名义的组词: 名的组词 义的组词
名医
míng yī 解释 ◎ 名医 míngyī[famous doctor] 出名的医生 当代名医 引用解释 著名的医生。《汉书·杜延年传》:“ 昭帝 末,寝疾,徵天下名医。”《红楼梦》第九六回:“无奈这个地方没有名医,误用了药,一剂就死了。”《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八回:“ 龙中丞 更是急的了不得,令人出去遍访名医,争奈总没有一个看的对的。”
名医的组词: 名的组词 医的组词
名优
míng yōu 解释 ◎ 名优 míngyōu(1) [of outstanding quality]∶形容著名而又优秀的产品 (2) [famous or of fine quality]∶出名的、优良的 名优产品 引用解释 旧时称著名的演员。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变调》:“可惜当世贵人,家畜名优数辈,不得一詼谐弄笔之人。” 田汉 《名优之死》第一幕:“ 刘振声 ,一代名优。”
名优的组词: 名的组词 优的组词
名誉
míng yù 解释 ◎ 名誉 míngyù(1) [honour;reputation]∶个人或集团的荣誉或威信;个人或集团的好名声;处于受公众尊敬或尊重的地位 这件事挽救了几位女士的名誉 (2) [fame]∶对突出的成就的总的认可 名誉大 引用解释 1.名望与声誉。《墨子·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 宣明 少有名誉,精经史。” 宋 赵长卿 《朝中措》词:“文章学业继家声,名誉压羣英。”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然真实学问之人,必不奔走风尘以求名誉。”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四:“我一定要先写本书,造点名誉。” 2.荣誉;光荣。 田汉 《芦沟桥》第三幕:“这对于我们 宛平县 不但是很名誉的事,也是我们 宛平 人民报效国家最好的机会。” 曹禺 《日出》第一幕:“可你以为象这样弄来的钱是名誉的么?”
名誉的组词: 名的组词 誉的组词
名正言顺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解释 ◎ 名正言顺 míngzhèng-yánshùn[legitimate;be perfectly justifiable;if the name (titles) are correct,words will carry weight] 只有名义正当,道理才说得通 要干,就名正言顺地干个痛快,没有必要躲躲闪闪的 引用解释 1.谓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道理也讲得通。 宋 苏轼 《太常少卿赵瞻可户部侍郎制》:“先王之论理财也,必继之以正辞,名正而言顺,则财可得而理,民可得而正。”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八·老杜许蜀不真》:“ 杜工部 甫 《咏怀》古诗云:‘ 蜀 主窥 吴 幸 三峡 ……’愚意欲以‘汉’字易‘蜀’,以‘帝’易‘主’,以‘征’易‘窥’,庶乎名正言顺。”《西湖佳话·钱塘霸迹》:“朝廷命下,则将军名正言顺矣。” 2.泛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红楼梦》第四八回:“他既説的名正言顺,妈妈就打量着丢了一千、八百银子,竟交与他试一试。”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两条战线的斗争》:“如今回去干救亡工作,该是如何名正言顺呀!”参见“ 名不正,言不顺 ”。
名著
míng zhù 解释 ◎ 名著 míngzhù[famous book] 即杰作,最值得推崇的作品,尤指文学、艺术或音乐作品 根据名著改编的剧本不计其数
名著的组词: 名的组词 著的组词
名字
míng zì 解释 ◎ 名字 míngzi (1) [name] (2) 人的称号。古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并取“字” (3) 事物的名称 一所学校的名字 引用解释 1.人的名与字。《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 孔颖达 疏:“始生三月而加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楚辞·刘向<九叹·逢纷>》:“齐名字於天地兮,并光明於列星。” 王逸 注:“谓名 平 字 原 也。”《北史·陆俟传》:“初, 爽 之为洗马,常奏 文帝 云:皇太子诸子未有嘉名,请依《春秋》之义,更立名字。”《说文解字·又部》“叚” 清 段玉裁 注:“古多借瑕为叚。 晋 士文伯 ,名 匈 ,字 伯瑕 ; 楚 阳匈 , 郑 駟 乞 ,皆字 子瑕 。古名字相应,则瑕即叚也。” 2.指姓名。 唐 窦梁宾 《喜卢郎及第》诗:“手把红笺书一纸,上头名字有郎君。”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拚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 3.名称;名号。《东观汉记·马援传》:“天下反覆自盗名字者,不可胜数。”《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又有金银校具,锦绣诸帽数十种,各有名字。”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 唐 自 天寳 之后,大乱相乘,盗窃名字、跨据藩镇者接踵。” 丁玲 《母亲》:“因为是条很小的溪流,又不顺着大道,就没有什么人留心它,名字更是没有一定的。” 4.命名;称其名。《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夫人﹞服青霜之袍,云彩乱色,非锦非绣,不可名字。” 5.犹名誉;名声。《汉书·陈遵传》:“ 竦 博学通达,以廉俭自守,而 遵 放纵不拘…… 哀帝 之末,俱著名字,为后进冠。” 五代 齐己 《答陈秀才》诗:“他年立名字,笑我老双林。” 宋 苏轼 《省试宗室策问》:“罢朝请而走郡县,释膏粱而治簿书者,固不为少,然名字暴著,可以追配古人者,盖未之见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时 粤中 有 北田 五子,亦称五先生……皆以声应气求,相从讲学,有名字於世。” 6.即名词。 清 马建忠 《马氏文通·名字》:“名字所以名一切事物者,省曰‘名’。”
名字的组词: 名的组词 字的组词
名作
míng zuò 解释 ◎ 名作 míngzuò[master piece] 有名的作品 引用解释 著名的作品。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常在公筵,敬析名作。” 唐 张怀瓘 《文字论》:“如 陆平原 《文赋》,实为名作。” 清 包世臣 《与杨季子论文书》:“其有燖绎前人名作,摘其微疵,抑扬生议,以尊己见,所谓蠹生於木而反食其木。” 鲁迅 《书信集·致金肇野》:“抄名作之缺点,是因为多产,急于成集,而最大原因则在自己未能有一定的内容。”
名作的组词: 名的组词 作的组词
莫名其妙
mò míng qí miào 解释 ◎ 莫名其妙 mòmíngqímiào[be unable to make head or tail of something] 原义是:没有谁能说出其中的奥妙来,有称赞意。现在则用以形容事情的稀奇古怪,难以理解 引用解释 没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说不出道理来。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陬邑官亲》:“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 叶圣陶 《隔膜·一生》:“伊嫁了不上一年,就生了个孩子,伊也莫名其妙。” 梁斌 《红旗谱》三六:“ 贵他娘 也莫名其妙,心里想:‘老头子们又咕咕什么事情了?’”
慕名而来
mù míng ér lái 解释 ◎ 慕名而来 mùmíng’érlái[be attracted to a place by its reputation as a scenic spot,etc.] 仰慕人的盛名,特来一瞻风采
匿名
nì míng 解释 ◎ 匿名 nìmíng[anonymity] 不露身分、个人特征或不说明是什么人物 引用解释 隐瞒真姓名,不署名。《宋书·后废帝纪》:“其有孝友闻族,义让光閭,或匿名屠钓,隐身耕牧,足以整厉浇风,扶益淳化者,凡厥一善,咸无遗逸。”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匿名造谤,谓之无名子。” 清 黄景仁 《济南病中杂诗》:“匿名屠贩下,伏枕海山秋。”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我曾蒙匿名氏寄给我两本中途的《山雨》。”
匿名的组词: 匿的组词 名的组词
匿名信
nì míng xìn 解释 ◎ 匿名信 nìmíngxìn[anonymous letter] 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的信 引用解释 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的信件。多为达到攻讦、恐吓等目的而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那个借钱不遂的翻译先生,挟了这个嫌,便把 弥轩 作弊的事情,写了一封匿名信给 龙光 。”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徐迟 《牡丹》:“这个复杂的社会可不能容许那种单纯的心愿变成事实。只用一封匿名信,就破坏了这件好事。”
匿名信的组词: 匿的组词 名的组词 信的组词
品名
pǐn míng 解释 ◎ 品名 pǐnmíng[the name of an article] 产品或商品的名称 引用解释 1.指佛经篇目的名称。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五讲:“《光赞》《放光》都译有品名,可见不是原有的。” 2.泛指物品的名称。
品名的组词: 品的组词 名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