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的组词
愤慨
fèn kǎi 解释 ◎ 愤慨 fènkǎi[indignation] 愤恨不平 引用解释 亦作“ 愤愾 ”。 1.愤恨感慨。《世说新语·言语》“ 陶公 疾篤,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 刘孝标 注引 王隐 《晋书》载 晋 陶侃 《临终表》:“臣年垂八十,位极人臣,啟手啟足,当復何恨!但以餘寇未诛,山陵未復,所以愤慨兼怀,唯此而已。”《晋书·儒林传·范弘之》:“每读其事,未尝不临文痛叹,愤愾交怀。以今况古,乃知一揆耳。”《宋书·袁湛传》:“奉命西行,途戾 荆 郢 ,瞻望 巴 汉 ,愤慨交深。” 2.愤愤不平。《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太祖 乃还救 谭 ,十月至 黎阳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且三军愤慨,人怀私怒,我将军辞不获已,以及 馆陶 之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仇隙》:“ 右军 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章:“她又不能违背她的大伯,陪着咬了咬牙,表示很愤慨。”
愤慨的组词: 愤的组词 慨的组词
感慨
gǎn kǎi 解释 ◎ 感慨 gǎnkǎi [sigh with emotion;give vent to one's feeling about] 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感慨不已) 她不免感慨地想道:“……真是事变知人心啦!”——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引用解释 亦作“ 感嘅 ”。 1.谓情感愤激。《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復之耳。” 唐 韩愈 《送董邵南序》:“ 燕 赵 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2.感触,感叹。《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所以 陶渊明 欲息交, 嵇叔夜 欲絶交, 刘孝标 又做下《广絶交论》,都是感慨世情,故为忿激之谭耳。”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四:“河山元气入残秋,感嘅时艰涕暗流。” 老舍 《骆驼祥子》三:“老者连连的点头,似乎有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感慨的组词: 感的组词 慨的组词
慷慨
kāng kǎi 解释 ◎ 慷慨 kāngkǎi(1) [vehement;fervent]∶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generous;liberal]∶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引用解释 1.情绪激昂。《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贯歷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激厉抗扬之意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士衡 长七尺餘,声作钟声,言多慷慨。” 清 王猷定 《梁烈妇传》:“ 材 伏哭叩头,举火,烈妇死,三十餘人从死,其慷慨赴义如此!” 2.性格豪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性刚毅,慷慨有大节。”《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我 徐信 也是个慷慨丈夫,有话不妨尽言。” 3.感叹。《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餘哀。”《文选·陆机<门有车马客行>》:“慷慨惟平生,俛仰独悲伤。” 李善 注引《说文》:“慷慨,壮士不得志於心。” 4.大方;不吝啬。《水浒传》第五回:“ 鲁智深 见 李忠 、 周通 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慳吝,只要下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袁 为人简默,而慷慨好施。”
慷慨的组词: 慷的组词 慨的组词
慷慨激昂
kāng kǎi jī áng 解释 ◎ 慷慨激昂 kāngkǎi-jī’áng[vehement] 形容语调高亢有力,情绪激奋昂扬 反对奴隶制的慷慨激昂的言论 引用解释 意气风发,情绪激烈。 唐 柳宗元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狂狷愚妄,固不可为也。”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王西庄之贪》:“故所著书多慷慨激昂语,盖自掩贪陋也。” 丁玲 《母亲》四:“堂长把他请到女学堂去讲演了一次,题目叫《怎样振兴中国》,他以慷慨激昂的态度和言词,使许多人倾心佩服。”亦作“ 慷慨激烈 ”。《元史·小云石海涯传》:“ 燧 见其古文峭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慷慨解囊
kāng kǎi jiě náng 解释 ◎ 慷慨解囊 kāngkǎi-jiěnáng[contribute funds generously;help sb. generously with money] 轻财仗义,毫不吝惜地捐助 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姚雪垠《李自成》 引用解释 豪爽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弟是寄食江湖的卖卦山人,一时从哪里筹措银子?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将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