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的组词
身心健康
shēn xīn jiàn kāng 解释 ◎ 身心健康 shēnxīn jiànkāng[paideia;b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physical and intellectual integrity] 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
身影
shēn yǐng 解释 ◎ 身影 shēnyǐng[figure] 人的身体或物体的平面投影 一个高大的身影 引用解释 1.身体的影子。《杂譬喻经》卷下:“妇往开瓮,自见身影在此瓮中。” 唐 薛能 《秋日将离滑台酬所知》诗之二:“灯涩秋光静不眠,叶声身影客窗前。”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狭窄的街道上走。” 2.指人或物的形象。 田间 《汽笛》诗:“他巨大的身影,仍然站在前线。”《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他那伟大的身影,亲切的笑音和谆谆的教导,年来一直铭刻在我心中。” 3.身体和影子。 清 谈迁 《北游录·拟苏武报武帝书》:“一旦盪析,臣身影相依,食不得饱,寐不得安。”
身影的组词: 身的组词 影的组词
身子
shēn zi 解释 ◎ 身子 shēnzi(1) [body]∶身体 我一个身子被他骗了,先前说过的话,如何赖得?——《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2) [virgin]∶贞操 眼见得奴家的身子,断送在旦夕之间了。——清· 李渔《巧团圆·防辱》 (3) [figure]∶身架 行者大怒,登时现出大闹天宫身子。——《西游记》 (4) [pregnancy]∶指身孕 有了七个月的身子 (5) [health]∶健康 这几天身子不大好 引用解释 1.身体。 元 吴昌龄 《张天师》楔子:“今日弄的我一个身子,七死八活。”《红楼梦》第一○七回:“不过这几年看着你们轰轰烈烈,我乐得都不管,説説笑笑,养身子罢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不要紧,我身子蛮结实。” 2.指妇女的贞操。《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官人若去云游,我与你正好同去出家。自古道:‘妇人嫁了从夫。’身子决不敢坏了。” 清 李渔 《巧团圆·防辱》:“眼见得奴家的身子,断送在旦夕之间了。” 3.指妇女的终身大事。《红楼梦》第一一一回:“谁知此时 鸳鸯 哭了一场,想到‘自己跟着老太太一辈子,身子也没有着落……倒不如死了乾净!’” 4.身孕。《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那 王 家女儿怀着身子,要分娩,不想养下来,死了。” 管桦 《三日拘留》:“他看出我是怀着身子的人。” 5.身姿,架势。《西游补》第二回:“ 行者 大怒,登时现出大闹天宫身子,把棒幌一幌像缸口粗,又纵身跳起空中,乱舞乱跳。” 6.梵语“舍利弗多罗”的意译。“舍利”为“身”,“弗多罗”为“子”。为 释迦牟尼 弟子中的第一智者。
身子的组词: 身的组词 子的组词
舍身
shě shēn 引用解释 1.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谓之“捨身”。六朝时此风最盛。《梁书·武帝纪下》:“ 大通 元年……三月辛未,舆驾幸 同泰寺 捨身。”《隋书·五行志上》:“是时帝崇尚佛道……数诣 同泰寺 ,捨身为奴,令王公已下赎之。” 宋 陶穀 《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 ,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捨身为马僮者,有捨身为打扇者。” 2.牺牲自己。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我 鱼惠兰 ,只为姊妹情深,捨身相代。”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陈去病 《辑<陆沉丛书>初集竟题首》诗:“誓死肯从穷髮国,舍身齐上断头臺。”
舍身的组词: 舍的组词 身的组词
设身处地
shè shēn chǔ dì 解释 ◎ 设身处地 shèshēn-chǔdì[put oneself in somebody else's position; be considerate;be considerate to judge others as we should if we were in their places] 假使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引用解释 设想自己处在另一人的地位或环境中。 明 海瑞 《督抚条例》:“赂人吏书,设身处地,於心何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创作者触景生情,评论家设身处地,才能相得益彰。”
随身
suí shēn 解释 ◎ 随身 suíshēn[take with one;carry one's person] 带在身边;跟在身旁 随身携带 引用解释 1.带在身边;不离身。《汉书·货殖传·程郑》:“ 裒 ( 罗裒 )贾京师,随身数十百万,为 平陵 石氏 持钱。”《宋史·舆服志五》:“鱼袋。其制自 唐 始,盖以为符契也。其始曰鱼符,左一,右一。左者进内,右者随身,刻官姓名,出入合之。” 邹韬奋 《萍踪忆语》三:“幸而我的行李很简单,只带了一个随身的衣箱。” 2.跟在身旁。 宋 苏轼 《夜坐达晓寄子由》诗:“闭眼此心新活计,随身孤影旧知闻。” 3.引申为依附于身体。 4.犹侍从。《宋书·黄回传》:“ 明寳 寻得原赦,委任如初,启免 回 ,以领随身队,统知宅及 江 西墅事。”《新唐书·食货志五》:“左右卫上将军以下又有六杂给……手力则有资钱,随身则有粮米、盐。”
随身的组词: 随的组词 身的组词
贴身
tiē shēn 解释 ◎ 贴身 tiēshēn[next to the skin] 紧挨着身体的 贴身的衣服 引用解释 1.媵妾;小妻。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古所谓媵妾者,今世俗西北名曰‘祇候人’,或云‘左右人’……而 浙 人呼为‘贴身’,或曰‘横牀’。” 清 梁同书 《直语补证》:“俗谓左右媵妾曰贴身。” 2.指跟随在身边的;亲近的。《西游记》第七一回:“你将那贴身的侍婢,唤一个进来。”《红楼梦》第十三回:“ 戴权 看了,回手递与一个贴身的小廝收了。” 沙汀 《兽道》:“单说我们贴身的几个人吧。姑父的头发白了大半,就是打起喷嚏来也没有从前响了;多病的姑母更加衰弱下去。” 3.紧挨肤体。《西游记》第六十回:“ 牛王 脱了那赴宴的鸦青绒袄,束一束贴身的小衣,双手绰剑,走出 芭蕉洞 。”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战士们都理了发,在河湾里洗了澡。每个人贴身穿着敌人送来的崭新的黄军衣,外面罩着洗得很干净的灰军衣。” 4.合身。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十:“ 马丽琳 向 朱筱堂 看了一眼,只见他穿了一身西装,有点不大贴身,好像是个暴发户。”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看那碎花纺绸面子的小袄儿多好看、多贴身啦!” 5.骗局的一种。 陈垣 《<元典章>校补释例》卷五:“‘昭身’元作‘贴身’。‘贴身’为 元 代专名,盖骗局之一种也。”
贴身的组词: 贴的组词 身的组词
挺身而出
tǐng shēn ér chū 解释 ◎ 挺身而出 tǐngshēn’érchū[step forward boldly;stand up and volunteer to help;fling oneself into the breach] 遇险临危,奋身勇出,负起重任 引用解释 勇敢地站出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小生挺身而出,作书与 杜将军 ,庶几得免夫人之祸。”《荡寇志》第八三回:“我便挺身而出,由他碎刀万剐!” 马烽 《刘胡兰传·挑起千斤重担》:“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应该挺身而出。”
替身
tì shēn 解释 ◎ 替身 tìshēn(1) [substitute;replacement;standing]∶剧本要求有特技,而演员本身又不具备时,一个和演员酷似而又能代替他出色演出的人 (2) [substitute]∶代替别人做某事的人 (3) [scapegoat]∶代人受罪的人;替罪羊 引用解释 替代别人的人。对正身而言。常指代人受罪的人。 明 陆采 《明珠记·激乱》:“贴我十万贯,顾我做替身去了罢。”《红楼梦》第十七回:“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这姑娘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髮修行。” 梁斌 《红旗谱》二十:“我老了,碾米做饭,没个替身。”
替身的组词: 替的组词 身的组词
投身
tóu shēn 解释 ◎ 投身 tóushēn(1) [throw himself;throw oneself into]∶把全部的热情献给 他以极大的精力投身到绘画之中 (2) [launch]∶指参加进去,献身出力 投身大敌。——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他投身于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潮流中 引用解释 1.犹舍身。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要离 ﹞言讫遂投身於江。”《后汉书·朱晖传论》:“ 专诸 、 荆卿 之感激, 侯生 、 豫子 之投身,情为恩使,命缘义轻。” 南朝 梁武帝 《唱断肉经竟制》:“己不能投身饿虎,割肉贸鹰,云何反更噉他身分?” 陈毅 《向秀丽歌》:“投身烈火,防止爆炸。” 2.置身,加入。 宋 曾布 《水调歌头》词:“僚吏惊呼呵叱,狂辞不变如初,投身属吏,慷慨吐丹诚。”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復不能投身游侠之林,抗志虚无之党。” 艾青 《启明星》诗:“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直到谁也看不见你。”
投身的组词: 投的组词 身的组词
脱身
tuō shēn 解释 ◎ 脱身 tuōshēn[get away;get free;disengage from;extricate oneself] 抽身摆脱 脱身独骑。——《史记·项羽本纪》 脱身独去。 脱身以逃。——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他正忙着,一时不能脱身 引用解释 抽身摆脱。《史记·项羽本纪》:“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唐 皎然 《早春书怀李少府》诗:“脱身投彼岸,吊影念生涯。”《水浒传》第四六回:“倘或入城事发拿住,如何脱身?”《红楼梦》第一一七回:“ 寳玉 见 王夫人 来了,明知不能脱身,只得陪笑。”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 眉间尺 遇到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
脱身的组词: 脱的组词 身的组词
献身
xiàn shēn 解释 ◎ 献身 xiànshēn[devote oneself to;dedicate oneself to] 奉献或献出 他们献身于历史或科学 引用解释 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或生命都献出来。 巴金 《家》二五:“在那里他的青年的热血可以找到发泄的地方,在那里才有值得他献身的工作。”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入党》:“谈话以后,我时时警惕自己的毛病,决心不惜牺牲一切,献身给伟大的工人阶级的党。”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为人民献身是我最大的幸福。”
献身的组词: 献的组词 身的组词
显身手
xiǎn shēn shǒu 解释 ◎ 显身手 xiǎn shēnshǒu[display one’s talent or skill] 显示某人的智慧或技巧
显身手的组词: 显的组词 身的组词 手的组词
现身说法
xiàn shēn shuō fǎ 解释 ◎ 现身说法 xiànshēn-shuōfǎ[advise sb. or explain sth. by using one’s own experience as an example] 佛教指佛现出各种身形向人讲说佛法。现比喻以自己亲身经历说明道理,劝导别人 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引用解释 1.原谓佛、菩萨显示种种化身宣说佛法。《楞严经》卷六:“我於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説法,令其成就。”《景德传灯录·释迦牟尼佛》:“亦於十方界中现身説法。”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八:“﹝ 徐灵胎 ﹞度曲赠我云:‘端的是菩萨重来,现身説法,度尽凡夫。’” 2.比喻用自己的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如今现身説法,就拿我讲,两个指头就轻轻儿的给你提进来了。” 茅盾 《<清明前后>序》:“这算是开场白。以后。就让登场的人物自己来现身说法。”
言传身教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解释 ◎ 言传身教 yánchuán-shēnjiào[teach by personal example as well as verbal instruction] 在口头上传授讲解,在行动上以身作则。指从言行两方面进行教育 引用解释 谓一面用言语进行传授,一面在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行起模范作用。《人民文学》1976年第9期:“这种平易近人的作风,这般言传身教的情景,社员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摇身一变
yáo shēn yī biàn 解释 ◎ 摇身一变 yáoshēn-yībiàn[give oneself a shake and change into another form] 旧小说中常常描写一些神通广大的人物或者某些妖怪能够变化。他们摇身一变,就能变成别的人或各种东西。最出名的是《西游记》中可以七十二变的孙悟空。现在常用摇身一变来比喻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见风使舵,随时改变自己立场、态度的行为 却说那大圣已至 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 二郎爷爷的模样。——《西游记》 引用解释 形容变得很快。多指形貌变换而实质不变。《西游记》第七二回:“不知 八戒 水势极熟,到水里摇身一变,变做一个鮎鱼精。” 鲁迅 《准风月谈·查旧帐》:“ 净坛将军 摇身一变,化为鲫鱼,在女妖们的大腿间钻来钻去。”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就这样,铁路总公司的第七次的股东大会摇身一变便变成了 川 汉 铁路的‘保路同志会’。”
引火烧身
yǐn huǒ shāo shēn 解释 ◎ 引火烧身 yǐnhuǒshāoshēn[make self-criticism as one who draws a fire against oneself] 比喻主动表明自己的缺点错误,争取群众的批评帮助 引用解释 1.比喻自取毁灭;自讨苦吃。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一幕:“借洋兵是引火烧身的事,最好请他慎重一点。”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再说,他只要捉不着 梁永生 ,也是不敢轻易引火烧身的。” 2.今亦用以比喻主动地批评自己的错误,争取他人帮助。
一身
yī shēn 解释 ◎ 一身 yīshēn(1) [the whole body;all over the body;from head to foot]∶全身,浑身 一身正气 (2) [suit]∶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single person]∶一个人 孑然一身 引用解释 1.一个躯干。《论语·乡党》:“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2.指整个身躯。《南齐书·裴昭明传》:“人生何事须聚蓄,一身之外,亦復何须?” 宋 张载 《西铭》:“以人观之,四肢百骸具於一身者,体也。” 3.谓独自一人。《战国策·赵策三》:“世以 鲍焦 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令众人不知,则为一身。” 唐 王维 《老将行》:“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西游记》第八五回:“樵夫呵,你死只是一身,无甚掛碍,我却死得不甚乾浄。”《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英雄儿女,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4.指独子单传。《后汉书·周勰传》:“自 勰 曾祖父 扬 至 勰 孙 恂 ,六世一身,皆知名云。”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隻。” 清 顾炎武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一:“三世但一身,南瞻每挥涕。” 5.全身;浑身。《荡寇志》第七一回:“这厮一身横肉,正好喂猪狗。”《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打出一身的黑紫色来,他的手脚才渐渐的热了过来。” 姚雪垠 《长夜》三:“这个惨无人道的小场面和这一句威胁性的话,使 菊生 起一身鸡皮疙瘩。” 6.表数量。用于服装,犹言一套。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在西边最末的那个卡座上坐着的是个青年……穿着一身咖啡色的条子西装。”
一身的组词: 一的组词 身的组词
以身殉职
yǐ shēn xùn zhí 解释 ◎ 以身殉职 yǐshēn-xùnzhí[die in harness;die a martyr at one’s post] 为忠于本职工作,不惜贡献出生命 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纪念白求恩》 引用解释 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 毛泽东 《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 ﹞去年春上到 延安 ,后来到 五台山 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以身作则
yǐ shēn zuò zé 解释 ◎ 以身作则 yǐshēn-zuòzé[set an example by one's own action;play an examplary role] 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给人做出榜样 引用解释 用自己的行动作出榜样。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工作之外,还要生产,奖励廉洁,禁绝贪污,这是 中国 解放区的特色之一。” 巴金 《家》二五:“这其间不顾一切阻碍以身作则做一个开路先锋的便是 许倩如 。”《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他艰苦朴素,处处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