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
舍己为人
shě jǐ wèi rén 解释 ◎ 舍己为人 shějǐ-wèirén[sacrifice one's own interests for the sake of others] 原指放弃自己的见解,随声附和别人。后用指舍弃自己的利益,援助他人
伸出
shēn chū 解释 ◎ 伸出 shēnchū(1) [extend] (2) 张开,伸展 她向他伸出双手 (3) 突出来 伸出于农庄篱笆之上的果树 一根细长的方烟筒从圆屋顶向外伸出
伸出的组词: 伸的组词 出的组词
审视
shěn shì 解释 ◎ 审视 shěnshì[look at carefully;examine;gaze at] 仔细地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引用解释 仔细察看。《元典章·台纲二·体察》:“所在重刑,每上下半年,亲行参照文案,察之以情,当面审视,若无异词,行移本路总管府结案。”《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次日写了名帖,特到 吴趋坊 拜 唐解元 。 解元 慌忙出迎,分宾而坐。学士再三审视,果肖 华安 。” 清 李渔 《奈何天·分扰》:“第一着,按军声,啣枚寂静;第二着,扼险阻,审视方隅。”如:他到现场仔细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破绽。
审视的组词: 审的组词 视的组词
伸手
shēn shǒu 解释 ◎ 伸手 shēnshǒu(1) [stretch out one's hand]∶伸出手 伸手要钱 (2) [ask for]∶比喻向别人要东西、荣誉等 尽管遭了水灾,他们却没有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 他从不向组织伸手 (3) [take a hand in]∶指插手 这件事请你别伸手 引用解释 1.伸出手。比喻向人索取财物。《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却又打了一个固位结势,名利兼收,不须伸手,自然缠腰的算盘,依然逃不出一个贪字。” 2.今指向组织上索求名誉地位或钱物等。 陈毅 《感事书怀·手莫伸》:“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如:缺少资金,自己解决,不向上伸手。 3.犹插手,参与其事。 赵树理 《三里湾》十四:“他是个百家子弟,什么事也能伸手。”
伸手的组词: 伸的组词 手的组词
神速
shén sù 解释 ◎ 神速 shénsù[marvellously quick] 出奇的速度 收效神速 几千年来披枷带锁的土地,一旦回到人民手里,变化是多么神速呵!——《土地》 引用解释 快得出奇。《史记·酷吏列传》:“奏行不过二三日,得可事。论报,至流血十餘里。 河内 皆怪其奏,以为神速。”《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太祖 将征 袁尚 ,至 易 , 嘉 言曰:‘兵贵神速……不如留輜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唐 杜甫 《故武卫将军挽词》之二:“横行沙漠外,神速至今称。”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岂法官之读日记,竟如此其神速耶!”
神速的组词: 神的组词 速的组词
手疾眼快
shǒu jí yǎn kuài 解释 ◎ 手疾眼快 shǒují-yǎnkuài[quick of eye and deft of hand] 形容做事机警、反应快。也说“眼疾手快” 引用解释 谓动作敏捷。 老舍 《四世同堂》二十:“他非常的后悔,没能送殡送到地土;多一个人,说不定也许能手疾眼快的救了 钱太太 。”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四章:“ 大乱 手疾眼快,把钢笔抢到手里,拔开笔帽,在指甲盖上画起来了。”
手忙脚乱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解释 ◎ 手忙脚乱 shǒumáng-jiǎoluàn(1) [helter-skelter;be thrown in confusion;in frantic rush;in a muddle]∶指做事忙乱,没有条理的 当那五点钟的笛声一响,大部分公司都因手忙脚乱的局面而十分苦恼 (2) [tumble]∶惊慌失措 手忙脚乱地穿上他的衣服 引用解释 形容做事慌乱而无条理。《五灯会元·临济宗·镇州大悲和尚》:“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隻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宋 陈亮 《又壬寅夏答朱元晦书》:“况决无连不雨之理,秘书不可不早为 婺州 地,临期不知所委,徒自手忙脚乱耳。”《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合船人手忙脚乱,要撑开去,不道又阁在浅处。”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老大娘手忙脚乱的把 小梅 推在炕上,拉过一条破被子给她盖了。”
收拾
shōu shí 解释 ◎ 收拾 shōushí(1) [arrange]∶整理;布置;整顿 收拾房间 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故乡》 (2) [mend]∶修理 收拾鞋子 收音机坏了,你给收拾收拾 (3) [take care of]∶料理 收拾庄稼 (4) [settle with] [口]∶惩治 收拾这个坏蛋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变色龙》 (5) [fix] [口]∶杀死 非收拾了他不可 (6) [fade]∶收敛 收拾起笑容 (7) [buy off]∶收拢;收揽 收拾人心 (8) [cook]∶烹调 到厨下去收拾几样菜 (9) [pack]∶准备 收拾行李 (10) [dispel]∶消除 收拾了忧愁 (11) 消灭 [eliminate] 游击队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把据点里的敌人给收拾了 (12) 整治 [arrange;administer] 国事遂不可收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引用解释 1.收聚;收集。《东观汉记·淳于恭传》:“﹝ 恭 ﹞家有山田橡树,人有盗取之者, 恭 助为收拾,载之归。” 五代 齐己 《送泰禅师归南岳》诗:“有兴寄题红叶上,不妨收拾别为编。”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张氏 姑妇同刈麦,甫收拾成聚,有大旋风从西来,吹之四散。” 2.整理;整顿。《后汉书·徐防传》:“收拾缺遗,建立明经。”《北史·高车传》:“ 蠕蠕 社崘 破败之后,收拾部落,转徙广漠之北。” 曹禺 《雷雨》第二幕:“ 四凤 ,收拾收拾零碎的东西,我们先走吧。” 3.招纳;收容。 唐 刘禹锡 《苏州谢上表》:“收拾耆旧,尘忝班行。” 宋 王明清 《春娘传》:“吾至亲骨肉,流落失所,理当收拾。”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官政》:“后世既收拾强悍无赖者,养之以为兵。良民虽税歛略厚,而终身保骨肉相聚之乐。” 4.收藏;收敛。 宋 王安石 《东阳道中》诗:“强将诗咏物,收拾济时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 嬾龙 ﹞恐怕终久有人算他,此后收拾起手段,再不试用。”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三章:“ 剑平 收拾起笑容说:‘我的看法正跟你相反。’” 5.收埋。《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吏人死亡,或在坏垣毁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者,其以见钱穀取佣,为寻求之。”《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 宋后 家属并以无辜委骸横尸,不得敛葬,宜敕收拾,以安游魂。” 6.收拢;收揽。《清史稿·尚善传》:“躬蹈四罪,而犹逞志角力,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於火而云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 尔丰 受事之初,已窥其隐患,故思潜移默运,收拾人心。” 沙汀 《退佃》:“这是个老毛病,所以药方也还是那张开过无数次的药方:收拾民心!” 7.指烹调。《说岳全传》第二四回:“ 张保 道:‘为何把这样的菜来与我吃?’家人道:‘今日却是为了 张爷 ,特地收拾起来的。’” 老舍 《女店员》第五场:“我今天太忙,青菜还收拾得不够理想。” 8.收割;收获。《太平广记》卷一二八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安国》:“ 安国 有麦半顷,方收拾,晨有二牛来,蹊践狼籍。” 唐 韩愈 《送张道士》诗:“霜天熟柿栗,收拾不可迟。” 9.拘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过不多时,兵道行个牌到府来,説是奉旨犯人,把 闻参将 收拾在府狱中去了。” 10.折磨;惩治。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一折:“又不是老亲多事把我紧收拾。”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 老舍 《樱海集·月牙儿》:“及至我认识了警官,才一个个的收拾他们。” 11.解脱;排除。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三:“此词过处,既有‘离索餘香,收拾新愁’之语,岂復有妇人在乎?” 金 蔡伯坚 《石州慢·高丽使还日作》词:“却灧灧金尊,收拾新愁重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毕罢了牵挂,收拾了忧愁。” 12.犹领略。 宋 文天祥 《<孙容庵甲稿>序》:“求其领略江山,收拾风月。” 元 锺嗣成 《凌波仙·吊施君美》曲:“ 吴 山风月收拾尽,一篇篇字字新。” 明 祝允明 《金落索·纪别》曲:“不如收拾閒风月,再休惹 朱雀桥 边野草花。”
收拾的组词: 收的组词 拾的组词
手舞足蹈
shǒu wǔ zú dǎo 解释 ◎ 手舞足蹈 shǒuwǔ-zúdǎo[dance for joy] 手臂和双足皆在挥舞跳动的样子。形容情绪高涨到极点 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红楼梦》 引用解释 1.舞蹈时配合乐曲,两手舞动双足跳动。后多用以形容心情高度兴奋、用动作来表达的状态。语本《诗大序》:“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南朝 宋 刘彧 《白紵篇·大雅》:“在心曰志发言诗,声成于文被管絃。手舞足蹈欣泰时,移风易俗王化基。”《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那此奴僕,因家主得了官,一个个手舞足蹈,好不兴头!”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五章:“‘胜利啦!同学们,咱们胜利啦!’同学们手舞足蹈地几乎要互相拥抱了。” 2.指朝仪中臣下的拜舞。《旧唐书·王方庆传》:“比来朝官不遵礼法,身有哀容,陪预朝会,手舞足蹈,公违宪章,名教既亏,实玷皇化。” 唐 李迥秀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手舞足蹈方无已,万年千岁奉薰琴。”
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释 ◎ 守株待兔 shǒuzhū-dàitù[stand by a stump waiting for more hares to come and clash themselves against it—trust to chance and windfalls] 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引用解释 1.《韩非子·五蠹》:“ 宋 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为 宋国 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后因以“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汉 王充 《论衡·宣汉》:“以已至之瑞,效方来之应,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罝之路也。” 宋 陈师道 《清月长老再住荐福疏》:“守株待兔,虽达者之不为;面壁磨砖,亦古今之常事。” 2.比喻企图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得到意外的收获。《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守株待兔,岂是良图?乘此壮年,正堪跋踄,速整行李,不必迟疑也。”
手足无措
shǒu zú wú cuò 解释 ◎ 手足无措 shǒuzú-wúcuò[at a loss what to do;be bewildered] 指非常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 臣所以凌兢受命,俯伏荷恩,心魂不宁手足无措。——唐· 白居易《谢蒙恩赐设状》 引用解释 手脚无安放处。喻动辄得咎,不知所从。语出《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礼记·仲尼燕居》:“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陈书·后主纪》:“自画冠既息,刻吏斯起,法令滋章,手足无措。”后亦用以形容临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急得家人 王定 手足无措,三回五次催他回去。”《红楼梦》第九六回:“那人先自唬的手足无措,见这般势派,知道难逃公道。” 许地山 《女儿心》:“听说一两日间民军便要进城,住在城里的旗人更吓得手足无措。”
松绑
sōng bǎng 解释 ◎ 松绑 sōngbǎng(1) [untie sb.]∶把绑着的绳子解开 (2) [unbind]∶比喻在规章制度等方面解除束缚 给公司松绑 引用解释 1.解开捆绑在身上的绳索。《万花楼》第三八回:“﹝元帅﹞吩咐鬆绑,打二十军棍,发在军前效力。” 2.比喻放宽约束限制。《南京日报》1992.5.21:“市工商局大胆清理不合时宜的法规,为工商企业‘松绑’,为经济建设护航。”
松绑的组词: 松的组词 绑的组词
踏步
tà bù 解释 ◎ 踏步 tàbù(1) [mark time]∶迈步;两脚仅做交替踏动的动作而不迈步向前 (2) [be at a standstill]∶停顿不前或暂不进行 (3) [step] 〈方〉∶台阶 引用解释 亦作“蹋步”。 1.踏罡步斗。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怪术》:“或为人解灾,必用一鸡,设祭於庭。又取江石如鸡卵,令疾者握之,乃踏步作气嘘叱,鸡旋转而死,石亦四破。” 2.迈步。《水浒传》第一○四回:“﹝ 段三娘 ﹞踏步上前,提起拳头,望 王庆 打来。”《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他一手搓着两个铁球,大踏步,从庄门上就嚷进来了。” 饶孟侃 《家乡》诗:“我连忙踏步走入村中。” 3.散步。 丁玲 《松子》:“老道人却悠闲的休息着那疲劳的四肢,慢条斯理的吸着烟……在这里踏步。” 4.台阶;梯档。《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起旱就是栈道,蹋步,几万丈的高山,下头看不见底的深涧。”《情变》第二回:“却是一张竹梯子,这一下已经拔了两层踏步上来了。” 5.身体站直,两脚于原地交替抬起、着地。 李国文 《月食》:“有的人也在走,不过是原地踏步,总不离开那起点。”
踏步的组词: 踏的组词 步的组词
贪生怕死
tān shēng pà sǐ 解释 ◎ 贪生怕死 tānshēng-pàsǐ[cravenly cling to life instead of braving death;care for nothing but saving one's skin;be mortally afraid of death] 一味自爱生命,惧怕死亡。原指士兵作战因怕死而退缩不前。现在已逐渐产生新义,即凡是在工作中怕脏、怕累、怕危险等等,皆属此列 引用解释 见“ 贪生畏死 ”。
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 解释 ◎ 忐忑不安 tǎntè-bù’ān[be on rettles;uneasy;fidgety] 心神不安 引用解释 心神不安定。形容胆怯,对事情没有把握。 茅盾 《子夜》十四:“最后他十分苦闷地摇着头,转眼看着 吴为成 他们两个。这两位的脸上微露出忐忑不安的样子。” 陆文夫 《小巷深处》:“ 张俊 看着 徐文霞 奇怪的神色,心里疑惑着,忐忑不安地走出了园门。”
谈笑风生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解释 ◎ 谈笑风生 tánxiào-fēngshēng[talk cheerfully and humorously;laugh and joke together] 谈话的兴趣浓厚,谈话的内容生动幽默,有说有笑,使听的人感到轻松而投入 引用解释 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勃勃而有风趣。语出 宋 辛弃疾 《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薛涛》:“﹝ 薛涛 ﹞且机警闲捷,座间谈笑风生。”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可是一开腔,他的面色立刻开朗起来,谈笑风生,滔滔地像开了闸的流水。”
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解释 ◎ 滔滔不绝 tāotāo-bùjué [talk forty to the dozen;never weary or saying;keep on talking] 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只听隔墙的楼梯蹬得腾腾地响,打着骂人调子的日本话滔滔不绝。——叶圣陶《四三集》 两线珍珠一般大的眼泪,便滔滔不绝地滚出来了!——叶紫《山村一夜》 引用解释 见“ 滔滔不竭 ”。
滔滔不绝的组词: 滔的组词 不的组词 绝的组词
听候
tīng hòu 解释 ◎ 听候 tīnghòu[wait for a decision] 遵命等候 听候决定 引用解释 注意等候。多用于官府或上级的决定。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其於理合放而於条未有明文者,即且令本州权住催理,听候指挥。”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他是原告,不必问他,着他随衙听候。” 明 唐顺之 《请游兵疏》:“近该兵部题覆 山西 巡抚之奏,特留此一枝兵,听候海上消息。”《红楼梦》第一○五回:“且请众位府上亲友各散,独留本宅的人听候。”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二二章:“把一个团的全部人枪,‘拉’到 大清河 边的 茫茫口 ,听候上级的命令。”
听候的组词: 听的组词 候的组词
提心吊胆
tí xīn diào dǎn 解释 ◎ 提心吊胆 tíxīn-diàodǎn[have one's heart in one's mouth;be on tenterhooks] 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 他爬得那么高,看着真让人提心吊胆 引用解释 见“ 提心吊胆 ”。 亦作“ 提心弔胆 ”。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弔胆,告天许愿。”《红楼梦》第六五回:“起先娶奶奶时,若得了这样的人,小的们也少挨些打駡,也少提心弔胆的。”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我没睡好,提心吊胆的,怕把我拉走当壮丁去!”
痛心疾首
tòng xīn jí shǒu 引用解释 1.形容痛恨到极点。《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 杜预 注:“疾,亦痛也。”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序》:“睹此妖孽,摇动中原,莫不痛心疾首。”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上》:“小民之受其鱼肉者,虽痛心疾首,箝口侧目,而无如何也。” 邹韬奋 《全国舆论对汪逆的愤慨》:“ 汪 逆 精卫 勾结敌人,叛党卖国,早为国人所痛心疾首。” 2.形容悲伤到极点。《后汉书·章帝纪》:“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慄忉忉,痛心疾首。” 宋 司马光 《乞开言路札子》:“閭阎愁苦,痛心疾首,而上不得知。”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而坟壠萧然……每一念及,未尝不痛心疾首。”《花城》1981年第2期:“他急忙转过身来,脸上一阵青白,痛心疾首地对 老田伯 说:‘我对不起你老人家。’” 3.犹言狠下决心。《晋书·高瞻载记》:“﹝ 慕容廆 ﹞抚其心曰:‘……君中州大族,冠冕之餘,宜痛心疾首,枕戈待旦,奈何以华夷之异,有怀介然。’” 严复 《救亡决论》:“彼 日本 非不深恶西洋也,而于西学,则痛心疾首,卧薪尝胆求之,知非此不独无以制人,且将无以存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