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气势大的词语
咄咄逼人
duō duō bī rén 解释 ◎ 咄咄逼人 duōduō-bīrén(1) [overbearing;pushy;show one's teeth;huff and huff]∶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时论咄咄逼人,一身利害不足言。——宋· 朱熹《答方宾生书》 (2) [pressing]∶形容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引用解释 1.形容出语伤人,使人难以忍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桓玄 与 殷仲堪 等﹞次復作危语。 桓 曰:‘矛头淅米剑头炊。’…… 殷 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殷 曰:‘咄咄逼人。’ 仲堪 眇目故也。” 2.泛指出言盛气逼人。 宋 朱熹 《答方宾生书》之十四:“时论咄咄逼人,一身利害不足言,政恐坑焚之祸,遂及吾党耳。”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此女口角殊咄咄逼人。” 朱自清 《经典常谈》七:“书中攻击 杨朱 、 墨翟 两派,辞锋咄咄逼人。” 3.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越前人,令人赞叹。 晋 卫铄 《与释某书》:“ 卫 有一弟子 王逸少 ( 王羲之 ),甚能学 卫 真书,咄咄逼人。笔势洞精,字体遒媚。”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下·画中人》:“﹝ 金鹊泉 ﹞喜于画,尝寓 吴门 繆松心 进士家。 松心 精于赏鉴,家藏 李营丘 江 南半幅及诸 元 明 人画极多,皆命临摹,咄咄逼人,亦奇士也。”
咄咄逼人的组词: 咄的组词 逼的组词 人的组词
风起云涌
fēng qǐ yún yǒng 解释 ◎ 风起云涌 fēngqǐ-yúnyǒng (1) [like a rising wind and scudding clouds;gather force like a raging storm;rage tempestuously]∶狂风刮起,云层涌来,形容雄浑磅礴之势 (2) [rolling on with full force]∶规模宏大,兴旺发达 引用解释 1.大风刮起,乌云涌集。形容气势雄大。 清 唐梦赉 《<聊斋志异>序》:“下笔风起云涌,能为载记之言。” 2.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孙中山 《革命成功个人不能有自由团体要有自由》:“当时结成的团体,虽然是风起云涌,有千百之多,但是不久,所有的团体,便烟消云散。” 鲁迅 《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有些会议,从午后二时起,讨论问题,研究章程,此问彼难,风起云涌,一直到七八点。”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六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劳动大众正在风起云涌地起来,为民族的解放而英勇斗争。”亦作“ 风靡云涌 ”。 李大钊 《Bolshevism的胜利》:“这种世界的社会力,在人间一有动荡,世界各处都有风靡云涌、山鸣谷应的样子。”
浩浩荡荡
hào hào dàng dàng 引用解释 水势壮阔貌。后多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巨大。 五代 徐纶 《阳城龙泉院记》:“浩浩荡荡,徧十万而包大千。”《水浒传》第五五回:“马步三军人等,浩浩荡荡,杀奔 梁山泊 来。”《红楼梦》第十四回:“一时只见 寧府 大殯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郭沫若 《脱离蒋介石以后》三:“ 章江 也浩浩荡荡地涨满了一江春水。”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起头的话》:“内中有一位 贺龙 将军,率领一二○师,浩浩荡荡开到 晋 西北来。”
浩浩荡荡的组词: 浩的组词 荡的组词
惊涛骇浪
jīng tāo hài làng 解释 ◎ 惊涛骇浪 jīngtāo-hàilàng[a situation or life full of perils] 汹涌的波浪。比喻处境恶劣或经历曲折不平 让那惊涛骇浪激起他战斗的豪情壮志 引用解释 1.震惊人心的大波浪。 宋 陆游 《长风沙》诗:“ 江 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 明 唐顺之 《书钱遇斋高尚巷》:“贾人岁岁出没於惊涛骇浪之中,既抵於岸而得晏然。” 容閎 《西学东渐记》第三章:“惟彼时予年尚幼,不自知其危险,故虽扁舟颠簸於惊涛骇浪中,不特无恐怖之念,且转以为乐。” 刘白羽 《长江三日》:“从惊涛骇浪之中寻到一条破浪前进的途径,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啊!” 2.比喻险恶的境遇。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五章:“马蹄在晨风中继续得得前进, 李自成 一路回想几天来的惊涛骇浪,不觉到了 野人峪 。” 魏巍 《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生活就是斗争,是同惊涛骇浪的搏斗,而不是悠闲的旅行。”
惊天动地
jīng tiān dòng dì 解释 ◎ 惊天动地 jīngtiān-dòngdì[world shaking] 形容声音响亮、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引用解释 1.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 唐 白居易 《李白墓》诗:“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水浒传》第四七回:“安排缚虎擒龙计,要捉惊天动地人。”《老残游记》第十三回:“话説 老残 復行坐下,等 黄人瑞 吃几口烟,好把这惊天动地的案子,説给他听。” 巴金 《家》二十:“这样一来,恐怖的空气更浓了,好像真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灾祸就要到来一般。” 2.形容音响洪亮。 元 无名氏 《博望烧屯》第一折:“火炮响惊天动地,施谋略巧计安排。” 老舍 《二马》第一段一:“有时候圣灵充满,他们唱得惊天动地,叫那边红旗下的朋友不得不用字典上找不出来的字骂街。” 3.犹言大惊小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我只插戴了这一点捞什子,还觉着怪寒尘的,谁知你到那么惊天动地起来!”
排山倒海
pái shān dǎo hǎi 解释 ◎ 排山倒海 páishān-dǎohǎi[topple the mountains and overturn the seas (fig)forcible;gigantic] 把山推开,把海翻过来。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 风浪以排山倒海之势猛扑过来 引用解释 推开山,翻倒海。极言势大力猛。 宋 杨万里 《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清 沉用济 《黄河大风行》:“大风一起天茫茫,排山倒海不可当。” 朱德 《辛亥革命杂咏》:“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 中华 革命先。”
铺天盖地
pū tiān gài dì 解释 ◎ 铺天盖地 pūtiān-gàidì[blot out the sky and cover up the earth] 来势猛烈,到处都是 暴风雨铺天盖地而来 引用解释 形容来势猛,声势大。 杜鹏程 《年青的朋友·瀚海新歌》:“它把大沙丘一下子卷上天空,然后又铺天盖地地撒下来。” 康濯 《东方红》第七章三:“这两个人……一见面,一谈话,竟好像两把头号炉锤叮当打铁,直打得那又红又热的火星儿铺天盖地乱飞溅。”
气贯长虹
qì guàn cháng hóng 解释 ◎ 气贯长虹 qìguàn-chánghóng[full of noble aspiration and daring] 气势磅礴,可贯通天上的彩虹,形容正气之盛 迎面一掌,声如狮吼,入口三杯,气贯长虹。——老舍《老张的哲学》 引用解释 形容气势壮盛,可以上贯长虹。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十:“酒菜上来,先猜拳行令,迎面一掌,声如狮吼,入口三杯,气贯长虹。”
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解释 ◎ 气势磅礴 qìshì-pángbó[great momentum] 形容气势雄伟、盛大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第一页。—— 秦牧《古战场春晓》
气壮山河
qì zhuàng shān hé 解释 ◎ 气壮山河 qìzhuàng-shānhé[full of power and grandeur] 正气凛烈,山河也为之生色 但愿得早旋旌旆,气壮山河金戈挽落晖。——明·无名氏《鸣凤记》 引用解释 形容气势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易生避难》:“生离死别何足虑,但愿得早旋旌旆,气壮山河金戈挽落暉。”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五幕:“他那高昂的朗诵,伴随着《强渡大渡河》的战歌,确有气壮山河之概。”
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引用解释 声威气势非常壮大。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 湖南 党人 王永求 、 陈亚龙 ﹞出营就 湘 之 瀏 澧 、 赣 之 萍乡 谋革命,发难於 瀏阳 之 文家市 ,有众数万人,声势浩大。”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一章:“要和 二柱 等人好好商量,深入到群众中去,把情况摸准了,等我们回去后,再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斗争。” 康濯 《春种秋收·腊梅花》:“农民们真是理直气壮,声势浩大,拧成一股劲儿,保卫着自己的天下。”
势如破竹
shì rú pò zhú 解释 ◎ 势如破竹 shìrúpòzhú[smash into the enemy territory like splitting a bamboo] 形势就像劈竹子。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其后以之取燕,以之拔 齐,势如破竹,皆迎刃而解者。—— 宋· 王懋《韩信之幸》 引用解释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后因以“势如破竹”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帝未决,使人諭指於 弘肇 ,曰:‘兵已及此,势如破竹,可进不可退。’”《水浒传》第九九回:“ 关胜 等众,乘胜长驱,势如破竹,又克了 大谷县 。”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九:“上万农民拿起武器,势如破竹,不管 潘一豹 有多大力量,也抵挡不住了。”亦作“ 势如劈竹 ”。《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曹操 将得胜之兵,杀入城中,势如劈竹。”
所向披靡
suǒ xiàng pī mǐ 解释 ◎ 所向披靡 suǒxiàng-pīmǐ[(of troops) carry all before one; sweep away all obstacles] 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敌人望风溃散或一切障碍皆被清除 引用解释 谓风吹到的地方,草木随之倒伏。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什么也阻挡不了。《艺文类聚》卷六十引 晋 荀□ 《灵鬼志》:“ 河间王 顒 既败于 关中 ,有给使 陈安 者,甚壮健;常乗一赤马,俊快非常;双持二刀,皆长七尺;驰马运刀,所向披靡。”《周书·王雅传》:“擐甲步战,所向披靡, 太祖 壮之。” 郭小川 《矿工不怕鬼》诗:“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因而每一战必能所向披靡。”亦作“ 所向皆靡 ”。《太平御览》卷三○二引《东观汉记》:“﹝ 贾復 ﹞於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诸将皆服其勇。”
万马奔腾
wàn mǎ bēn téng 解释 ◎ 万马奔腾 wànmǎ-bēnténg[ten thousand horses galloping ahead] 无数匹马飞奔跳跃,形容声势浩大、前进的场面壮观 引用解释 1.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再生缘》第二六回:“千军喊呐重围散,万马奔腾四足忙。” 2.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进展迅速等情状。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三更许,闻场上人语嘈杂,有万马奔腾之状。”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二:“七十二峰都一一呈列在目前,好像万马奔腾。”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有一回,山洪暴发,真叫万马奔腾,刻不容缓。”
无往不胜
wú wǎng bù shèng 解释 ◎ 无往不胜 wúwǎng-bùshèng[ever-victorious;be invincible at all times] 无处不胜,指没有不成功的 引用解释 见“ 无往不克 ”。
汹涌澎湃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解释 ◎ 汹涌澎湃 xiōngyǒng-péngpài[tempestuous] 原义是指洪水猛然上涌的样子,现在则常用来形容人群的活动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沸手暴怒,汹涌澎湃。——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引用解释 亦作“汹涌澎湃”。 巨浪翻滚,互相撞击。亦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冯玉祥 《我的生活》第三二章:“同时南方的革命浪潮一天天汹涌澎湃起来了。” 韩北屏 《非洲夜会·金字塔的启示》:“当它( 尼罗河 )从 苏丹 境内奔腾而出的时候,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五章:“从 朱元璋 建立新皇朝的时候起, 江 南地区新的农民战争,农民反抗地主的战争就汹涌澎湃地展开了。” 同“ 汹涌彭湃 ”。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仰望瀑布,作三级倾泻於两山之间,飞琼溅雪,汹涌澎湃,浩浩然声若奔雷。” 明 袁宏道 《江上游记》:“ 蜀 江数千里奔泻至吾邑,汹涌澎湃。”
一望无际
yī wàng wú jì 解释 ◎ 一望无际 yīwàng-wújì[as far as one can see;interminable] 一眼望不到边 引用解释 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十分辽阔。《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但见江烟沙岛,一望无际。” 清 姚莹 《康輶纪行》:“上 大雪山 ,积雪甚厚,一望无际,滑险异常,人马数蹶。” 茅盾 《子夜》十七:“四面一望无际,是苍凉的月光和水色。”亦作“ 一望无边 ”。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六:“在 鄱阳湖 旁边的一座大山上,太阳刚刚出来,把一望无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