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的组词
附庸
fù yōng 解释 ◎ 附庸 fùyōng(1) [vassal;small state attached by a big neighbour]∶古代指附属于大国的小国,今借指为别的国家所操纵的国家 (2) [dependency]∶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引用解释 1.指附属于诸侯大国的小国。《诗·鲁颂·閟宫》:“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郑玄 笺:“赐之以山川土田及附庸,令专统之。”《礼记·王制》:“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诸侯曰附庸。” 郑玄 注:“附庸者,以国事附於大国,未能以其名通也。”《北史·周纪上·太祖文帝》:“立 萧詧 为 梁 主,居 江陵 ,为 魏 附庸。” 聂绀弩 《季氏将伐颛臾》:“现在还嫌财发得不够,又要去打劫那附庸 顓臾 ,使得 顓臾 和本土的许多人民都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2.喻指尚处于弱小幼稚阶段而未能发展成完美独立的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3.喻指处于次要地位的、从属地位的。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谈诗·以诗存人》:“文坛耻説为偏将,酒国甘居是附庸。” 徐迟 《地质之光》:“把持 中国 学术机关,使之成为外国学术机构的附庸。” 4.附属依托。 唐 沉亚之 《谪掾江斋记》:“然则吾以为肝者,胆附庸其中。”
附庸的组词: 附的组词 庸的组词
昏庸
hūn yōng 解释 ◎ 昏庸 hūnyōng[muddleheaded] 昏头昏脑,毫无才干(这么一个昏庸的家伙) 引用解释 1.糊涂而愚蠢。 宋 苏轼 《思子台赋》:“吾筑臺以寄哀,信同名而齐实;彼昏庸者固不足告也,吾将以为明王之龟策。” 清 钮琇 《觚賸续编·粤之猫》:“鼠之横,无过於 粤 ,而猫之昏庸猥惰,亦无过於 粤 。” 茅盾 《昙》五:“我也不是老朽昏庸的顽固派,只听了媒人的话就说行;我让你自己也去看看人品,还不好么?” 2.指社会政治黑暗无道。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 明清 每閲 唐 史甘露事,未尝不流涕也。嗟夫!士大夫处昏庸之世,不幸罹此,后来无别白,可恨!”
昏庸的组词: 昏的组词 庸的组词
平庸
píng yōng 解释 ◎ 平庸 píngyōng[mediocre;indifferent] 寻常;凡庸;不高明 平庸之辈 引用解释 寻常;凡庸;不高明。 清 周亮工 《倪母朱太夫人七十序》:“平庸之子,无英华可以自见,无名誉可以震俗。”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人不能在此处分 唐 宋 ,而徒在浑含刻露处分 唐 宋 ,则不知《三百篇》中浑含固多,刻露者亦復不少。此作伪 唐 诗者之所以陷入平庸也。” 何其芳 《梦中道路》:“我曾在一日夜间以百余行写出一个流利的平庸的故事。”
平庸的组词: 平的组词 庸的组词
毋庸
wú yōng 解释 ◎ 毋庸 wúyōng[need not] 无须 毋庸讳言 引用解释 无须,不要。《汉书·游侠传·郭解》:“﹝ 郭解 ﹞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毋庸,待我去,令 洛阳 豪居间乃听。’” 宋 司马光 《曾公亮辞免恩命第一表不允批答》:“成命不易,毋庸固辞。”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癖嗜·古铜器》:“﹝一士人﹞家有数古铜器,将以货之,而鬻之者雅有好古之癖,一见喜甚,曰:‘毋庸货也。’”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三章:“等我们胜利了,毋庸说你那个小小的书记职位,就是当区长、县长,又有什么不可呢!”
毋庸的组词: 毋的组词 庸的组词
无庸讳言
wú yōng huì yán 引用解释 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二回:“他们决裂原因,虽不专为此事,要以此事为原因之最大者,这也是无庸讳言的事情呢。” 周恩来 《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 亚 非 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无庸讳言的。”
庸才
yōng cái 解释 ◎ 庸才 yōngcái[philistine] 指才智平庸或能力低下的人 徒有虚名,乃庸才耳!——《三国演义》 引用解释 见“ 庸材 ”。
庸才的组词: 庸的组词 才的组词
庸碌
yōng lù 解释 ◎ 庸碌 yōnglù[be mediocre and unambitious] 平庸而无所作为 庸碌无能 引用解释 平凡而无所作为。《说郛》卷七三引 宋 洪巽 《旸谷漫录》:“辞甚委曲,殆非庸碌女子所可及。”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著述·季汉书》:“岂其辅相庸碌,无 孔明 其人者,能声大义致然耶?”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此行而彼傚,以庸碌为老成,以闒茸为和平。” 老舍 《且说屋里》:“这个六十岁的照像证明出别的政客的庸碌无能。”
庸碌的组词: 庸的组词 碌的组词
庸俗
yōng sú 解释 ◎ 庸俗 yōngsú[vulgar;philistine;low] 平庸粗俗 这人很庸俗 相互吹捧的庸俗的作风 引用解释 1.平庸鄙陋;不高尚。 晋 葛洪 《抱朴子·穷达》:“庸俗之夫,闇於别物,不分朱紫,不辩菽麦。”《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 房琯 喜宾客,好谈论,多引拔知名之士,而轻鄙庸俗,人多怨之。”《西湖佳话·六桥才迹》:“爱慕的是风流才子,鄙薄的是庸俗村夫。” 何满子 《文学呈臆编·论庸俗下》:“庸俗是一种假风雅、赝美,有如混珠的鱼目;但它比鱼目更坏。” 2.指平庸鄙陋之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且常人之所爱,乃上士之所憎;庸俗之所贵,乃至人之所贱也。” 明 方孝孺 《王待制私谥议》:“所学归乎仁义,而所为狥乎邪僻。考其为书,则上援圣贤;稽其所至,则仅同庸俗。”
庸俗的组词: 庸的组词 俗的组词
中庸
zhōng yōng 解释 ◎ 中庸 zhōngyōng(1) [the golden mean (of the Confucian school)]∶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雍也》 (2)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见“四书” (3) [mediare]∶德才平常;中材 材能不及中庸。——汉· 贾谊《过秦论》 引用解释 1.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主张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唐 柳宗元 《祭吕衡州温文》:“洎乎获友君子,乃知适於中庸,削去邪杂,显陈直正。” 明 姚士麟 《见只编》卷中:“但恐违中庸,行怪不可率。”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判其曲直,辨其诚伪,校其得失,衡其是非,必可修一中庸之道。” 2.指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 鲁迅 《华盖集·通讯》:“惰性表现的形式不一,而最普通的,第一是听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 3.中等;平常。《荀子·王制》:“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上智、中庸等差有叙。” 4.指中等、平庸的人。《文选·贾谊<过秦论>》:“材能不及中庸。” 李善 注:“言不及中等庸人也。”《晋书·高光传论》:“下士竞而文,中庸静而质。”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三阶》:“言人有三等,贤、愚、中庸。”
中庸的组词: 中的组词 庸的组词
中庸之道
zhōng yōng zhī dào 解释 ◎ 中庸之道 zhōngyōngzhīdào[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